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激流中搭起安全绳索通道

日期:07-29
字号:
版面:第06版:解读       上一篇    下一篇

  蓟州区下营镇遭遇了持续的强降雨,蓟州蓝天救援队与多支救援力量携手合作,运用冲锋舟、抛投器、无人机等多种设备,通过“短平快”的高效率紧急救援行动,成功地将受困人员安全转移。

  昨天凌晨四点,蓟州蓝天救援队成员接到紧急集结通知,首批13名队员迅速抵达救援队队部,携带三艘冲锋舟、救生衣、绳索、辅助装备等专业救援装备,火速前往下营镇。其他35名救援分批次陆续赶到蓟州区下营镇。

  “从队部到灾区约25公里,沿途积水最深处已没过轮胎。”蓟州蓝天救援队队长吴宗权告诉记者。由于暴雨导致通讯基站损毁,救援队只能采用“信号接力”的通讯方案,吴宗权驻守信号边缘区建立临时“通讯站”,通过手机与后方指挥中心保持联系,深入灾区的队员则使用对讲机进行实时信息传递。

  随后,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在下营镇小平安村展开。救援队接到紧急求助后立即赶赴现场,发现养殖场工人正死死抱住被洪水包围的树木,湍急的水流中夹杂着断裂的钢筋和尖锐的树枝,随时可能威胁到被困者的生命安全。面对复杂的水情,救援队无法靠近受困者,于是果断启用抛投器,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成功构建起一条横跨激流的安全绳索通道。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终于将受困工人安全转移至岸边。

  救援行动并未就此停歇,早上八点,救援队伍再次接到紧急求助,下营镇中营村的多家农家院被洪水围困,水位已逼近屋檐,20余名游客等待救援。由于该地区果树密布,冲锋舟无法直接通行,救援队立即启动应急方案,运用无人机将两艘冲锋舟投送至300米外的受困区域。队员们则涉水通过齐腰深的洪水,在果树丛中开辟出一条救援通道。经过四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所有游客均被安全转移。随后救援人员对多名擦伤游客进行现场清创包扎。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救援行动前,蓟州蓝天救援队已连续一周进入防汛备勤状态。吴宗权介绍:“自7月27日中午蓟州地区开始降雨,当天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我们随即启动了24小时应急值守机制,全体队员随时待命。”

  据了解,灾情发生后,驻蓟州部队、消防部门和蓟州、武清、宝坻、津南、宁河、北辰蓝天救援队等多支专业救援力量迅速响应,各救援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协同作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所有受困人员的转移工作。

  “目前转移任务已圆满完成,但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吴宗权表示,蓟州蓝天救援队仍驻守在下营镇,随时准备应对新的救援需求。

  记者 信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