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肥胖的人脾胃受伤了,喝扶阳助胃汤(1)
罗天益看的这个病人的情绪也有问题,感觉不开心,郁闷,特别烦别人来干扰他,别人在他的边上说点话,就感觉闹心、烦。他的脾胃弱,稍微吃点东西,胃里面就堵了,觉得闷得慌,还往上反。这是脾胃受寒,脾胃受寒了所以发作疼痛。
他还经常出汗,这就不是一般的受寒了,情况很严重了。还呼吸急促,觉得胸闷,烦乱不安。坐在那需要别人顶着他,才能坐住,要不然就有坐不住的感觉。
《黄帝内经》里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中气不足之人,他们的大小便都会变化,比如说腹泻或者便秘等,肠子里还咕噜咕噜叫。
所以,调补中气很重要。
《黄帝内经》又说,“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冤。”什么意思呢?这个“痿”是指肢体无力,是一种萎靡无力的状态,比如说无法站立,会倒在地上,就是我们现在讲肌无力什么的。厥是厥逆,气血痿逆,手脚是凉的。像这位患者坐都坐不住,应该是一种痿厥。
“心冤”,实际上是心悗。这个心悗就是烦闷,心里不舒服。
这跟什么有关呢?跟下气不足有关。另外,如果您的脾胃受寒了,您的肠胃就会疼。这时候您拿热的东西一熨,就觉得舒服了,不疼了。
所以,罗天益根据《黄帝内经》判断,这人的脾胃被寒邪伤到了,中气、下气不足。
该怎么治疗呢?罗天益说,一定要用甘辛大热的药补脾,暖肠胃,不用这样的方则治不好。于是他制了一个方,叫扶阳助胃汤,帮助胃恢复正气。
扶阳助胃汤
配方:白芍一钱、拣参一钱、草豆蔻仁一钱、炙甘草一钱、肉桂一钱、干姜(炮)一钱、半陈皮五分、白术五分、吴茱萸五分、黑附子二钱、益智仁五分。
功效:温补脾胃。
干姜是温中散寒的,炮了以后,作用更明显,是暖中的。黑附子也是炮的,去皮。《黄帝内经》里说,“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所以罗天益一定要用特别热的药,“附子、干姜大辛热,温中散寒,故以为君”,这是君药,用来温脾胃的。
草豆蔻仁可以醒脾胃,祛湿气。益智仁是暖下焦的。这两味药“辛甘大热,治客寒犯胃,为佐”,当佐药。因为患者喝了井水,吃了凉的食物,有外来的寒邪,影响脾胃了,罗天益用这个来驱散客邪,把脾胃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