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8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蹬三轮的“讲学者”

日期:07-24
字号:
版面:第24版:小作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这个暑假,我与爸妈踏入了古韵悠长的曲阜城,感受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烈日当空,抵达了万仞宫墙脚下。正当我们驻足彷徨,不知该向何处去时,旁边一位守着三轮车正等活儿的爷爷对妈妈说:“要不要让闺女听我讲讲这儿的古老故事?我可以带你们逛逛古城。”老人身形微驼,瘦削的脸庞刻满岁月痕迹,眼中却透着温和的光亮。看着他为生计顶着烈日揽活儿,我不禁感慨万千,于是率先坐上他擦拭得干干净净的三轮车。

  骑行中,这位老人仿佛是一部行走的古城活字典。从孔子周游列国的印记,到杏坛讲学的风采,从子贡的机敏善辩,再到颜回的安贫乐道,他如数家珍,典故信手拈来,仿佛那些流传千年的故事已融入他的血脉。他指着高大的宫墙告诉我们,“万仞宫墙”四字是乾隆皇帝御笔。路过城门时,他又指向一块巨大的石碑,说“曲阜”二字出自毛主席手笔。行至颜庙前,他放慢车速,带着敬意说:“孔子被尊为‘至圣’,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被尊为‘复圣’。”

  “孔府、孔林必去看,那里学问深着呢。”听着老人热情地娓娓道来,我不禁赞叹:“爷爷懂得真多!”他谦和地摇头,扭头露出朴实的笑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知道的,你未必知道,你会的,我这老头子也未必懂啊。”《论语》里的话从这位饱经风霜的普通劳动者口中说出,带着泥土般的质朴与智慧,让我瞬间肃然起敬。

  三轮车驶过古朴的钟楼与鼓楼,汗水早已浸透了老人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背心,在后背洇开深色的印记。他依然奋力蹬着车,微微喘着气,却始终不愿错过任何一处值得驻足的风景,不时提醒我们:“这儿景致好,下来拍张照吧。”生怕我们遗漏了古城的精华。

  到了“孔子周游列国城”景区,我们下车入内参观,老人则在树荫下等候。待我们出来时,见他倚着车把,捧着一本磨损的旧书看得专注。这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老人的博学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他在生活的奔波间隙仍孜孜以求!难怪他能出口成章,将历史典故了然于胸。

  晚上在酒店里,蹬三轮车爷爷的一颦一笑,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用三轮车载着儒家文化,像个讲学者带着各地游客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让我见识到了一位平凡老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指导教师: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