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百岁儿,来了一众的亲朋好友,席间大家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
两天前,我便和儿子儿媳商量着给小孙子拍个“百岁照”,小两口支支吾吾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爷爷出资,由他们来安排,想想也是,于是心甘情愿地“捐款”。孙子百岁儿当天,几张像海报一样大的照片在餐厅的包间里相当抢眼,据说我给的那些钱也就算个零头。
回到家里,老伴儿一直在埋怨,说是吃饭时看见我不高兴的样子扫了大家的兴致。
夜静时分,我悄悄地翻出“百宝箱”,拿出我过百岁时的黑白照片,儿时的快乐感再度涌现。
从我记事开始,每逢生日,父母就会带着我到照相馆去拍一张照片,从百岁儿到我父亲过世的三十多年间始终没有遗漏,照片不大,带有花边和文字,注明是几岁的生日拍的,每一年的变化虽然不大,但也记载了不断成长的过程,那是每一年中最为快乐的时光,尽管家里不是很富裕,尽管老父亲自己也有一台照相机,可是每年生日去照相馆已经成为惯例。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翻看这些照片时也会很开心,我和老伴儿只为他拍到九岁,后来孩子就不去拍了,一是老的照相馆都改成了影楼,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孩子的时尚追逐形成了难以逾越的代沟。
现在好了,有专门为婴孩们拍照的工作室,有了可以随时记录成长过程的手机拍摄,更有了迅速传播的网络,尽管如此,那依然是我难以忘怀的一份儿时快乐。
文/李杰 整理 杨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