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年轻人陪同,哪个同行敢接高龄游客?”有记者以游客身份联系多家旅行社,咨询为年龄70岁以上的老人报团时,得到的答复大多是无法接待。
很多老年人,想顺利踏上旅程,成为一种奢望。实际上,官方对跟团游并没有年龄上的限制。然而,不少旅行社自行设定年龄或其他门槛,以求规避风险。如,“70周岁以上老年人预订出游,须提前签订免责条款,提供《健康证明》”“因服务能力所限,无法接待81周岁以上的旅游者报名出游”“70周岁以上,须至少有一位年轻亲友陪同”……
旅行社不愿接受老年游客,原因并不复杂。一是出于安全责任考量,万一老人在旅行中出现意外,旅行社就有可能陷入官司纠纷。二是老年人购买欲望有限,人均附加消费额低于中青年客群,从而影响旅行社的经济收益。风险与收益倒挂,旅行社自然不愿接受老年人。
一方面是老年人巨大的出行愿望,另一方面是老年人旅游的种种限制,这不仅是一个内需盲点,也关涉老年人的养老质量。
针对当前存在的银发旅游市场限制性门槛和供需矛盾,亟待政策导向与行业实践在破解困局上协同推进:
细化?政策支撑。在化解风险上,需要完善共担机制,如建立覆盖政府、企业、保险机构的多方责任分担体系,明确旅行社在老年旅游服务中的安全保障义务边界?。减轻旅行社接待老年人的经营压力。
优化产品供给。打造适老化旅游?业态,推广“文旅+医疗”“文旅+历史”等融合模式,重点开发康养旅居、老年游学、银发专列等新业态?。同时,精细设计老年旅游线路,减少行程中体力消耗,增加医疗资源随行,优化景区无障碍设施等适老性供给配置,让老年人游得省力又开心。
规范市场运作。加大?监管力度和密度,确保禁止旅行社设置年龄门槛。在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上,细化高龄游客接待服务细则,避免“免责协议滥用”“强制家属陪同”等乱象。建立全国统一的老年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符合“银发友好”标准的旅行社给予专项资金扶持或品牌宣传倾斜。严管与激励并施,推动老年旅游市场良性发展?。
完善适老服务。依靠?技术赋能,推广智能穿戴设备应用,实时监测老年游客健康状况。借助“一键求助”“语音导览”等适老化技术,提高应急响应及处置能力?。同时,还要加大老年旅游专业服务人员培养力度,重点建设兼具急救技能和心理疏导能力的复合型导游人才队伍?。
通过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有望系统性破解老年群体旅游服务供给不足、旅行社风险规避过度等问题,以利充分释放老年人旅游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