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市民都会购买理财,想让“钱生钱”,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个机会,利用网络投资稳赚不赔、有内部消息等诱人话术设下骗局。近日,本市河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被告人边某在一家证券公司做投资顾问,2019年6月,边某利用工作身份骗取客户王某信任,向其虚构“科创板线下打新”产品,谎称该产品只向银行员工内部发售,具有“无风险”“高盈利”的特点。王某信以为真,先后两次向边某个人账户转账共计561万元。边某在取得款项后,全部用于个人证券投资、高杠杆炒股及日常消费。
此后,王某多次向边某催要钱款。边某则以产品还未到期为由,搪塞王某。经过3年多催要无果后,王某报警,边某在公安机关电话联系后主动投案。
河东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边某无视国家法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本案被害人王某长期高度信任被告人边某,边某却两次骗取王某巨额钱款且拒不认罪,并未对王某的损失进行任何赔偿。综合考量被告人边某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罪态度、历史表现,河东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边某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20万元;责令被告人边某退赔被害人王某经济损失561万元。
法官说法
不法分子披着金融机构员工的外衣实施诈骗,让人防不胜防,唯有提升防骗意识、掌握防骗技能才能在金融投资过程中保护好自身财产。正规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均需通过官方渠道购买,并通过银行官网、手机银行、柜台查询备案信息,没有所谓的“内部理财产品”。所有投资、理财活动均有风险,承诺“保本高息”“无风险、高收益”均是诈骗陷阱。
记者 常健 通讯员 吴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