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8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新规亮剑“抗战神剧”
让历史重归真实与庄重

日期:07-23
字号:
版面:第07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弹弓打飞机、手机收到1944年的4G信号、主角“死而复生”破土而出……当年电视上“手撕鬼子”的荒诞剧情还没走远,类似的“抗战神剧”又在微短剧里冒头了。这些竖屏小剧靠着刷手机就能看、算法使劲推的特点,竟然成了歪曲历史的新土壤。

  本该庄重的题材,却被流量算法带偏。平台数据直白显示,剧情越离谱,完整看完的用户反而越多。结果,“杀敌积分榜”这类新神剧就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孩子们对此看得津津有味。某中学做了调查,发现常看这类微短剧的学生里,超过一半认为“抗战就像打游戏通关”。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甚至有年轻人模仿“手撕鬼子”的姿势拍照,这是对那段历史的曲解与消解。一方面,这些胡编乱造的内容,将先辈用血肉铸就的历史,扭曲成了低级的游戏;另一方面,历史被粗暴简化为刺激情绪的工具——仇恨、猎奇、幻想速胜,点一下就能换来高流量。

  问题出在两头:创作和平台。一些创作者为追求速度,几天内就能拼凑出一部剧,戏服崭新、道具失真,视抗战题材为过审“保险箱”。而平台算法唯流量是图,夸张桥段被精准推送给用户群,不断刺激眼球。面对海量上传,审核常力不从心,“事后下架”成为常态。之前监管严打电视上的神剧,如今同类内容跑到短视频平台借壳重生了。

  广电新规亮剑直击要害,“三个避免、一个杜绝”。避免现代技术粗暴嫁接、避免主角能力悬浮、避免军事常识悖逆;杜绝缺乏历史逻辑的创作。这四条红线,旨在重建创作伦理。其实,真实的故事本身就充满力量。左权将军牺牲前三天写给妻子的家书,一连写了四个“念”字;重庆防空洞里,教授带着学生躲避轰炸的间隙,还在石壁上刻下没写完的公式……这些真实的画面,比任何“超人”设定都更震撼人心。纪录片《战火家书》用技术复原烈士的笔迹,播出后相关纪念馆的参观人数一下子涨了三倍;大学生做的台儿庄战场弹道轨迹3D模型视频,一条就有超过六千万的播放量,远超同期那些神剧。

  算法其实也能做好事。有平台在尝试推出“历史真实性权重”功能:用户连刷几条神剧后,屏幕会自动弹出一条真实信息,比如“三名背靠背的日军士兵,往往需要十名中国士兵才能应对”。这冰冷的数字,反而能让一些观众第一次意识到:先辈们是用血肉之躯抵御外侮,哪有什么“开挂”通关?

  历史不容戏谑。抗战记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基石。把这份沉重与荣光,原原本本地交还给历史,是对所有牺牲者真正的尊重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