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9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蛙声一片

日期:07-22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散步经过那一片湖面,常常可以看到不少青蛙。它们有的浑身翠绿,有的绿色和褐色相间,与浮萍或水草的颜色高度相似,不仔细瞧,还真发现不了。不过它们鼓鼓的、水汪汪的大眼睛颇有辨识度,现在我已很容易就能认出它们。每发现一只,都有一种在游戏中闯过一关的小小喜悦。这是我为自己找到的现实版高级免费游戏,而非虚拟世界中的付费游戏,且能训练眼力,放松大脑,对我来说,真是很好的休息与调剂。

  除了“找青蛙”游戏之外,这些可爱的青蛙,也会引起我田园牧歌式的联想。比如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青蛙一侧,常有蜻蜓或豆娘飞舞,更增添了几分诗意。据说豆娘属于蜻蜓目中的束翅亚目,但比我们常见的蜻蜓(属于蜻蜓目差翅亚目)更为纤巧轻盈,可以算是蜻蜓的表亲,难怪有人称其为“小蜻蜓”。

  我眼里的青蛙、豆娘、浮萍都很美丽,可以入齐白石的画。但是,偶然看到的一幕,却打破了我的幻梦。一只青蛙一跃而起,捕获一只翩跹起舞的豆娘,先吞食了豆娘包括头颅在内的半个身子,然后用右前肢那细巧可爱的指——相当于人类的手指——将剩下的一半塞入口中。我甚至可以脑补出这样的声音和画面:像人类一样,在美餐之后,它咂了一下小身体上的那张大嘴巴,然后用手指抹抹嘴,心满意足。

  大自然富有诗情画意的和谐表象之下,却是如此冷酷血腥的捕食和杀戮。这才是大自然真正的法则?或许我不该使用“冷酷血腥”这类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大自然“像山那样思考”,如“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所写。大自然既不站在青蛙的立场,也不站在豆娘的立场。屠格涅夫的《大自然》一文中,那位万物之母用铁一般的声音说,善、理性、正义等等,都是人类的语汇。“是善是恶,我可不知道……我给予你生命,我也夺取生命,将它给予别的蚯蚓或者人,对我来说是一码事。”

  我们往往囿于傲慢与无知,以为自己可以凌驾于其他生命甚至整个自然之上,事实却是,我们也在大自然的秩序之中,不过是食物链中的一环,某种意义上,只是另一种“青蛙”。认清这一点,我们会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庆幸,在如此严酷的生存竞争中,我们活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应当懂得善待其他生命。孟子有云,“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禽兽相差甚微,但毕竟有“异”。而人之为人,正是因为这“几希”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