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9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恩主心态

日期:07-21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唐元和年间,白居易在朝中担任左拾遗,他频频上书言事,直言切谏,指陈时弊。那个时期,历经“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王朝已辉煌不再,百孔千疮。白居易的谏言有的被采纳,有的被弃置,但其率真的行为方式却让唐宪宗李纯不太高兴。

  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一次,唐宪宗对中书侍郎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靠我的提拔才获得了现在的功名、地位,如今他竟然对我如此无礼,我实在是难以忍受。”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事无巨细地一再向陛下进言,正是为了报答陛下当初破格提拔的恩情,绝不是轻视陛下!”

  李绛认为,白居易的举动恰恰彰显了他的赤诚之心。他劝谏唐宪宗转换思路,以开阔的胸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所幸李绛为人正直,明辨是非善恶,没有随波逐流、推波助澜。若非如此,白居易恐怕难逃责难。

  唐宪宗的想法属于典型的矜功伐善,自以为是。这令人联想到现实中类似的存在:一些人因曾施惠或行善,便念念不忘,动辄以“恩主”自居,固守于臆想的道德高位,潜意识里认定他人亏欠自己。他们混淆了善行的本质边界,要求对方全盘接纳其意志,否则便斥之为“忘恩负义”。

  这是认识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