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是天津广泛种植的名花,史书记载,清朝康雍乾时期,天津卫河邵公庄一带的海棠,远近闻名以至又名“海棠庄”。春夏来临,水西庄周围几乎是花的海洋,文人墨客 “咏海棠”的诗篇层出不穷。
大观园中花木几百种,然而最为作者曹雪芹所寄意的,乃是海棠! 甚至有红学家认为海棠便是湘云的化身。《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篇十分精彩,史湘云“白海棠诗”有一联曰:“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这句诗极像是呼应艳雪楼佟鋐的咏海棠名句“不是悲秋亦断魂”。
在《红楼梦》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描写了大观园奇异景象:“怡红院里的海棠本来萎了几棵,也没人去浇灌他。昨日宝玉走去瞧,见枝头上好象有了骨朵儿似的。人都不信,没有理他。忽然今日开的很好的海棠花,众人诧异,都争着去看。连老太太,太太都哄动了来瞧花儿呢。” 那贾母十分高兴,叫人传话到厨房里,快快预备酒席,大家赏花。叫:“宝玉,环儿,兰儿各人做一首诗志喜。”诗曰:“人间奇事知多少,冬月开花独我家。”
这一反季节的奇异景观“冬月海棠开”,红学界翻看大量史籍,一直找不到出处,普遍以为是作者杜撰。
其实“冬月海棠开”这一现象,在天津水西庄查家却有真实记载。查为仁《莲坡诗话》第61页写有:“余有别业在曲周﹐庭前海棠忽于十月间雪中盛开。”这里说的十月是指农历,已经是初冬季节,而且下了第一场雪。这时忽然海棠花盛开真是一个奇景!众多诗人闻讯大为惊奇,纷纷赋诗纪念,著名诗人汪沆(西颢)诗云:“不栉书生不画眉,传来艳绝海棠诗。若教玉杵称才子,压倒楼头旧婉儿。”(《津门杂事》)
汪沆诗中提到的“艳绝海棠诗”是指津门著名女诗人许雪棠写下的雪中海棠诗。诗云:“移从香国种无双,几见凌寒夜不降。日映轻红娇带泪,风扶弱质笑迎窗。朱门旧许宜春睡,冷院新看伴玉釭。却恨杜公无好句,空教十月渡寒江!”许雪棠诗最后一联:“却恨杜公无好句,空教十月渡寒江!”其中杜公指唐朝杜甫,这里泛泛代指诗人。
史湘云“咏白海棠诗”一联为:“却喜诗人吟不得﹐岂令寂寞度黄昏!”无论从诗面﹐还是意境都与许雪棠写下的雪中海棠诗极其相像,而且都是咏海棠诗的最后一句。那么,“冬月海棠开”这一珍贵史料,是否也表明了水西庄与红楼梦的创作有关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