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小名,大名叫永泽,比我小一岁。小的时候住在老家的前后街,一起挖野菜、洗澡、赶集、玩耍。他个子不高,长得敦敦实实,总爱刨根问底。
村西的铁路因修建立交桥,需要抬高路基,雨后铁路边的边沟积满了水,成为我们的“长江”“黄河”;两根废弃的枕木绑在一起,成了我们的战舰。两军开展水战,水花四溅,笑声一片。
立交桥在建工地的路基旁的深沟上,横了许多钢轨,下面的深沟便成了洞。洞中有路石、枕木,太阳从钢轨的缝隙照进来,金灿灿别有洞天,因此洞被我们称为“黄金洞”。我和青春还有其他小朋友,放暑假后就钻进洞中,打扑克、耍把式,玩得欢天喜地。累了便钻出洞外,听铺路工人唱起吭唷吭唷的劳动号子。一天我们在洞里发现一个闪光的铜圈,青春说,“那一定是工人叔叔遗落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没几天,天降大雨,黄金洞被水淹没,我们望水兴叹。就在这时,见两个工人在洞边转悠,说是遗失了铺路机上的零件,看上去非常焦急。青春问明情况,一个猛子扎到水中,潜入洞里,将那个铜圈打捞上来,他的脚丫子也碰出了血丝。这个铜圈正是工人在施工时遗落的,见零件找回,两个工人对青春交口称赞。
玩着玩着我们就长大了,我去县城上学,青春还留在村子读书。然而,我们并没有断绝联系,一有时间就在一起聊天,讲故事。对于一些故事的细节,青春总要弄个明白。受我的影响,青春也学会了吹口琴,第一支曲子是《游击队员之歌》,我们一起合奏,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享受青春韶华的快乐。
青春的父亲是伤残军人,虽然走路一瘸一拐,但工作尽职尽责。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的父亲在村南大坑边承包土地种西瓜,开始了致富之路。虽然在第一年的雨夜,雷电击着了瓜棚,但他父亲安然无恙。经过了坎坷和摸索,他家的西瓜品质越来越好。大学暑假期间,我和青春来到他父亲的西瓜园玩耍。傍晚,月亮从东方升起,银辉洒满二亩瓜地,即将成熟的花皮大西瓜从翠绿的瓜秧中腆肚出来,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和青春坐在瓜棚上,口琴合奏《十五的月亮》,瓜棚夜曲在村头悠扬荡起。我们一起畅谈理想,谈天说地好不快活。谈起黄金洞,更是十分亲切。青春问我:“人间到底有没有黄金洞?”我说:“或许有,或许无,但人间应该永远有孩童的纯真……”
星期文库
少年玩伴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