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9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岐山臊子面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臊子面是西北地区一道特色传统面食,以宝鸡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

  岐山臊子面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周人迁徙到宝鸡岐山一带,在渭河边耕种劳作,繁衍生息。后来,渭河里一条恶龙横行霸道,作恶多端,使得周围大旱三年,民不聊生。无奈之下,周氏族人奋起反击,与恶龙大战七天方才将其杀死。庆祝胜利的时候,大家将煮熟的龙肉当做臊子放进汤面中一起食用,竟然吃出了别样风味。之后,岐山人用猪肉代替龙肉,臊子面也从祭祀、庆祝等重大节日走向寻常百姓日常生活。

  在关中平原西府岐山,人人都会做臊子面,满月寿宴、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用它来招待客人。刚过门的新媳妇,在婆家第一次下厨,通常要以臊子面检验厨艺高低。这天,亲朋好友聚集厨房观看新娘子擀面,胸有成竹的新娘子不慌不忙,长长的擀面杖一推一送之间,圆圆的面饼变薄变大直至透光,薄厚均匀的面皮切成细丝长条,下到锅里不断不黏,定会赢得众人称赞。

  臊子面的关键在于面条的好坏,做臊子面的面条必须厚薄均匀,细长筋道,光滑爽口。臊子是臊子面的“灵魂”,臊子的炒制也很讲究。岐山的臊子讲究“酸辣香”,把开胃做到了极致。五花肉切成小丁,用热油爆炒,直到肥肉出油,加入秘制调料和红艳艳的秦椒面,这一步是保证臊子喷香不腻的前提。接着淋上几大勺岐山陈醋炝锅,千万不要小瞧这个步骤,因为汤的酸辣程度直接影响人的食欲,恰到好处的酸味可以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太酸咧口,太淡无味,都不能让人满意。然后依次下入石榴籽大小、炸得脆黄的豆腐丁,切成菱形的鸡蛋饼、胡萝卜片、土豆片和黑木耳,最后再加入熬制了一夜的高汤,一锅热腾腾的汤臊子就做好了,临出锅时撒一点绿油油的蒜苗或韭菜,视觉效果惊艳。

  对于臊子里的配菜,岐山面重视“五色”,豆腐代表白,木耳代表黑,一黑一白寓意黑白分明,黄色鸡蛋寓意富贵富有,红色萝卜寓意红红火火,绿色蒜苗寓意蓬勃生机,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的食材浇在面条上,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以及对未来的向往。

  第一次吃岐山臊子面的人也许会因为汤多面稀而暗暗抱怨老板“黑心”,殊不知“煎、稀、汪”才是臊子面的正确打开方式,汤要热,最好煎得冒泡,汤要汪,油汪汪的红辣椒铺在表面,看着都有食欲,汤还要稀,稠了面就不清爽了。正是因为汤稀,一碗下肚,肚子没饱,总感觉意犹未尽,心里念念不忘,第二天保准还要再来一碗。

  星期文库

  陕西面食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