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阅读阶梯”。让我们从三个台阶拾级而上,带孩子走进书香世界。
一、选择好书——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给孩子选书就像选鞋子,合脚最重要。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孩子选书。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适合看画面鲜艳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这类温暖的故事能帮他们建立安全感。小学低年级可以阅读《神奇校车》这类既有生动插图又带简单文字的书,或是《小猪唏哩呼噜》这类有助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童话故事书。中高年级则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喜欢冒险活动的可以阅读《纳尼亚传奇》,对自然世界感兴趣的可以阅读《昆虫记》。
选书时不妨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观察他们在哪个书架前停留最久,这比任何推荐书单都更真实。
二、亲子共读——把阅读变成亲子游戏
亲子共读就像在书页间搭起一座桥。大人放慢脚步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踮起脚尖触碰大人的视角。共读时一个会心微笑、一次角色扮演的嬉闹,都能让书里的故事变成共同拥有的美好记忆。这种温暖的陪伴,既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也让家长在交流中发现孩子的成长。
1.阅读前定个小目标。在亲子共读一本书之前,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阅读计划。每天阅读多少页或阅读多少章节都可以计划好,每天根据计划打卡阅读,做好记录,对自己的阅读进行督促。
2.阅读中动手又动脑。家长可以准备个布袋子当“故事宝藏”,一边阅读一边绘制情节图或制作人物名片。比如阅读《马提与祖父》就可以绘制马提与祖父的行走路线地图;阅读《水浒传》可以制作“好汉身份证”,记下每个人的性格和故事。这些阅读成果都可以收纳进“故事宝藏”袋子里,这种可视化的方法既帮助理解,又让阅读充满趣味。
3.阅读后全家一起玩。尝试把阅读变成闯关游戏也是个好办法。读《西游记》时,可以互相出题,如“孙悟空借芭蕉扇遇到了几次困难”。周末全家一起看《哈利·波特》电影,看完比较书中细节“电影里的分院帽和书里描写的一样吗”,这样的互动会让孩子发现,原来文字里藏着那么多惊喜。
三、读后拓展——打开广阔的阅读之门
养成阅读习惯是引导孩子读书的最终目标。当孩子读完《夏洛的网》,可以继续阅读E·B·怀特先生的其他作品,如《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也可以横向拓展,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把读一本书逐渐引向读群书。阅读延伸不必局限于书本,读完《昆虫记》,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观察蚂蚁搬家;看完《中国神话故事》,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黏土捏个想象中的盘古。
(作者系河北区昆纬路第一小学教师,天津市杰出津门班主任,天津市中小学十佳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