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是女人最喜欢的首饰之一吧?
很早以前,母亲是没有耳环的。母亲说,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什么钱,很羡慕有钱人家的女人都有金耳环。她还学别人的做法,拿着一颗小小的绿豆,摁在耳垂上轻轻地捻,直到皮肉变薄,然后穿个线,防止耳洞弥合在一起。就这样,母亲的耳洞一直保留了几十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我被单位派到海关总署苏州培训基地参加全国海关新闻写作培训班,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的著名记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教授给我们上课。培训完成之后,我和同事看到一家金店,我花了500多元买了一副金耳环。回到山海关老家,我交给母亲。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甚至眼中闪烁出星点的泪光。我慢慢帮母亲戴上耳环,母亲拿起小镜子,嘴里连连叨咕着:“还是有儿子好哇,大儿子给我买了金耳环,我的耳垂就不光秃了。”
2000年,我陪着母亲和父亲一起到北京看望姥姥。我们在天安门前留影,记录下这个难忘的时刻,还和老姨一家在前门的全聚德烤鸭店吃烤鸭,真是万分幸福啊!老姨知道我给母亲买了金耳环,对我赞不绝口。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3年11月的一个傍晚,住在秦皇岛妹妹家的母亲,过马路时被汽车撞伤,好心的路人帮着打120,把母亲拉至医院抢救。母亲脑干损伤严重,住进了ICU,且大腿骨折,需要做手术。手术前,医生把耳环摘下来交给家属保存。推到手术室时,麻醉师发现昏迷中的母亲一直发烧,不能保证麻醉后能够苏醒,手术暂停了。结果,骨折手术一直没能做。大约过了100多天,80岁的母亲在我的怀里憾离人世。我们哥儿几个抱着母亲号啕大哭,万般不舍……
我在50多岁时候,真正感受到了切肤的生离死别。母亲离开了,却没有带走我给她买的金耳环。仔细算起来,母亲戴金耳环的时间只有区区十几年……
人们常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金耳环,是母亲的遗物,也是我与母亲之间的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