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31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单纯依靠减重药减重不切实际

日期:07-09
字号:
版面:第23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前,各地不少医院已经设立体重管理、减重多学科联合等门诊。那么,体重门诊到底能解决哪些问题,涉及哪些学科,哪些人群适合就诊呢?

  涉及哪些学科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4年度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数据,约有22%的受检者存在超重问题,其中不少人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风险。因此,体重门诊往往需要多学科协同。

  近日,57岁的安徽合肥的李先生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重多学科诊疗门诊复查。李先生之前体重超标,还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和血尿酸升高等问题。经过半年多健康管理,体重下降13公斤,BMI降至正常范围,血压稳定并停用降压药物,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肌酐指标均恢复正常。

  医生给出的个性化减重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和心理干预。“我们组建了由健康管理中心、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诊疗团队,为超重、肥胖人群尤其是伴有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综合性体重管理服务。”该院党委书记刘连新说。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医师刘长勤也表示,减重过程中,体重容易反弹,需要定期随访。今年1月,该医院体重管理门诊、体重管理多学科联合门诊开诊,由普外科、内分泌糖尿病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诊疗。

  适合哪些人群

  除了慢性病患者、儿童青少年中的超重肥胖者,想生育的肥胖女性和追求身材管理的人群也适用于体重门诊。

  对于希望通过减重改善身体状态的人群,刘长勤建议,要少吃油腻、高糖食物,早吃晚饭、少吃夜宵,吃饭八分饱;避免久坐,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活动,并适当开展抗阻力运动;尽量每日23点前睡觉,避免熬夜影响生物节律。此外,若需要使用药物辅助减重,应根据全面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用药。

  减重药别乱用

  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金鹏飞表示,目前,我国共有五种药物获批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包括奥利司他、贝那鲁肽、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

  奥利司他是国内唯一获得批准的非处方减重药,大众容易获得,口服给药方便,所以被广泛使用。贝那鲁肽、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分别为GLP-1受体激动剂的短效制剂、日制剂和周制剂,这些药均为皮下注射给药制剂,尽管减重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整体轻微,但注射给药方式还是影响到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

  口服司美格鲁肽在超重或肥胖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拟在我国申请体重管理适应证。替尔泊肽是首个且目前唯一的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间接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激活GLP-1受体(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更显著。

  单纯依靠减重药减重,是不切实际的。个体通过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无法控制体重时,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减重药治疗。在选择减重药时,个体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减重需求,以及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在使用减重药的过程中,也要定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律随访,监测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