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散步时,一家长随手将果皮扔到地上,孩子见了,赶紧拾起,扔到路边的垃圾箱里,然后挺严肃地“批评”了家长。
  这样的一幕,在公共场所时有所见。孩子们的是非分辨能力、公德意识,已经到了足以对家长实施监督的地步。这是令人欣喜的,这也为家长敲响了一记警钟。
  有一次,我在一个面食店买烧饼,当时已有七八个人排队。因为常来这里,知道大饼供不应求,以致人们常要排队等候。这时,店主就会招呼:“光买烧饼的不用排队。”这次我像往常一样,见大队人马在静静等候,便直接到窗口买烧饼。没想到,我这举动竟招致队伍中一句童声呵斥:“请您排队!”
  这是我第一次被一个孩子呵斥。我觉得自己并未违规,如果我也买大饼,一定会自觉排队的。这么一想,觉得这孩子有点误会了我。虽然这时店主又招呼着买烧饼的不用排队,也算替我解了围,但我立刻又意识到,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个孩子敢于对自己认为不当的行为说“不”,这种精神难能可贵。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有责任感,有担当,有正气,应当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