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养命之方

日期:07-06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十二、身体多处出现病症时,要分清轻重缓急(2)

  接上文,为什么罗天益对中书粘合公讲这样一番话呢?因为这个病例就跟张仲景讲的一样,这时候按照张仲景的做法,是要有轻重缓急的,要分开治。

  按照张仲景的说法,先治脾胃,把脾胃的正气恢复过来,再去解体表的邪气。但是,罗天益又讲了,虽然应该赶快治脾胃,但脾胃的问题跟咽喉疾病相比,还要再缓一缓,因为他的咽喉问题更急。

  中书粘合公就问,“这是为什么呢?张仲景不是说要先治肚子吗?”罗天益回答说,这可不一样了,“《内经》云,疮发于咽嗌,名曰猛疽”。什么意思呢?毒疮如果发生在喉咙这里,就叫猛疽。这种病如果治疗稍晚一点,咽喉堵塞了,气就不通了,患者很快就会死了。所以,咽喉疾病是真正的急症。

  这类咽喉疾病,有时候起病很急。咽喉一肿起来,呼吸道堵塞,真的会死人的。冬天的时候,被寒风吹到了,喉咙迅速地疼,疼完了里面就肿了。有时候一下子憋闷,人的气就上不来了,确实半天就会死人。这种情况,就必须赶快治。

  罗天益经验丰富,他一看患者的咽喉病情严重,这个地方要赶快治。所以,他就“砭刺肿上”。砭就是山东那边的砭石,它最早不是用来刮痧的,当年大家把它磨尖,用尖刺血的。罗天益用砭石往患者咽喉的肿处一刺,结果出来的血都是紫黑色的,这就是罗天益的外科小手术。很快患者咽喉肿痛的感觉就消掉了。

  接着,罗天益把相同分量的桔梗、甘草、连翘、鼠粘子、酒制黄芩、升麻、防风等药,碾成细末,每服约五钱,用水煮,煮完了以后,让患者用清汤趁热漱口,冷了以后就吐掉,为什么要吐掉呢?这是罗天益用药讲究的地方。这里面的药都很寒凉,患者连菜都没消化,说明肚子里面阳气不足,无力腐熟水谷。所以,他的脾胃是有寒的。

  在清热解毒的时候,如果患者把药喝下去了,体内的寒凉之气就会加重,阳气就会受伤。所以,罗天益只是让患者漱口。

  这个方子的思路,跟李东垣的普济消毒饮的思路大致一样。当年发生大头瘟的时候,病症就在上焦,尤其在头面颈部,热毒聚集,所以人的脑袋会变大,脖子会变粗,臃肿不堪。为了治大头瘟,李东垣就创立了普济消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