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忠报国,人人敬仰。多数人了解岳飞的事迹,都离不开清人钱彩所著的《精忠说岳全传》。这本书人物众多,故事精彩,除岳飞之外,还有牛皋、高宠、杨再兴等名将的艺术形象,都是京剧舞台上观众喜爱的角色。今天咱们先来聊聊,小说中岳母刺字这一章节,以及据此编写的京剧《岳母刺字》
《精忠说岳全传》二十二回“结义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训子”写的正是这段令人赞叹的故事。湖广洞庭湖一带占山为王的杨幺,派手下东圣侯王佐拉岳飞入伙。王佐化名于工先与岳飞结为异姓兄弟,又拿出白银二百两,还有十个马蹄金,一件猩红战袍和一条羊脂玉带作为见面礼。
岳飞一心要报效大宋君主,抗击金兵入侵,迎接被金兵掳去的徽、钦二宗回朝,毅然谢绝了王佐的盛情相邀。岳母老安人得知此事后,担心儿子在自己离世后,经不起所谓朋友的撺掇,做出背叛朝廷的事来,决定要在岳飞的后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几个字,以此约束岳飞。
这日,老安人叫上岳飞及儿媳一同出来,在家庙之前焚香点烛,拜过天地祖宗,然后叫岳飞跪着,儿媳磨墨。岳飞不知何事,跪在地上问道:“母亲有何吩咐?”安人道:“做娘的见你不受叛贼之聘,甘守清贫,不贪浊富,是极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后,又有那些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倘我儿一时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岂不把半世芳名丧于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但愿你做个忠臣,我做娘的死后,那些来来往往的人道:‘好个安人,教子成名,尽忠报国,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于九泉矣!”岳飞说:“圣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母亲严训,孩儿自能领遵,免刺字罢!”安人打断儿子的话说:“胡说!倘然你日后做些不肖事情出来,那时拿到官司,吃敲吃打,你也好对那官府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么?”岳飞只好点头道:“母亲说得有理,就与孩儿刺字罢!”就将衣服脱下半边。
于是,老安人提笔,先在岳飞背上正脊之中写了“精忠报国”四字,然后将绣花针拿在手中,在他背上就是一刺,只见岳飞的肉一耸。安人道:“我儿痛么?”岳飞道:“母亲刺也不曾刺,怎么问孩儿痛不痛?”安人流泪道:“我儿!你恐怕做娘的手软,故说不痛。”就咬着牙根而刺。刺完,将醋墨涂上,便永远不褪色。岳飞叩谢母亲训子之恩,然后站起身来,搀扶母亲回房安歇。
1955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将几个版本的《岳母刺字》加工整理,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一版本。剧情大意与原著相比,删除了王佐劝降的情节,将岳母刺字的由头,改为接替老元帅宗泽的杜充是个主和派,主战的岳飞便以探母为由,愤而归家。岳母得知此事,教训儿子应当以国为先,并用金针在岳飞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马上返回抗金前线。这出戏共有三个角色,岳母姚氏由老旦扮演,是主角;岳飞由老生或武生扮演,岳夫人由青衣扮演。京剧老旦名家李金泉先生首演此剧,充分发挥其嗓音清冽高亮、甜脆圆润,又韵味浓厚的特点,他扮演的岳母唱念做表都恰到好处,尤其开场后的一段二黄慢板,“想当年守孤灯将儿教训,幸喜他怀忠义奋志鹏程。但愿他灭贼寇山河重整,迎二圣转还朝共享太平”,稳重大方,准确地表现了岳母姚氏的身份和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