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养命之方

日期:07-03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九、先扶正,再“祛邪”(2)

  血的来源,包括营卫之气的“营”,都是从处于中焦的脾胃来的。

  最根本的气是肾气,肾中有元气、精气。肾气生脾胃之气,脾胃是后天生化之源,肾气为先天之本,先、后天结合起来才重要。先天的气父母给多少,您就有多少,我们没办法调整。剩下的自然生发之气,有一个规律,随着年龄增大会慢慢衰落,没听说过人的肾精会越来越多。

  这个过程我们能干扰的不多,能做的就是别过度消耗,但多数人消耗得很厉害。

  脾胃是后天的生化之源。脾胃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再加上呼吸空气的轻清之气,形成后天之精,封藏于肾。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脾胃,脾胃功能强,我们的气就足。您不信您饿几顿,就会说话都没劲了。

  脾胃的功能下降,人的气就开始虚了。我们经常说脾胃之气是人体气的来源,脾胃功能强了,人体的气才能足,肺气才能足,才能保护体表。而我们后天的肾气,也是靠脾胃之气滋养的,所以肾精才能不断生发。

  气和血,都有赖于脾胃的强壮才能得到源源不断地充实,所以脾胃对身体特别重要。

  那么,医家都只注重脾胃,不调肾吗?不是的,他们都是兼顾的。古代医家有不同的流派,有的特别重视脾胃,有的特别重视肾。比如张景岳,他讲熟地所以重视肾,但也经常用人参、白术来补气,补脾胃;而李东垣这个学派,就特别重视脾胃的问题,但也用补肾的药。

  因为他们不断地阐发,所以中医理论就丰富起来了。实际上想扶正,补脾胃和肾是最关键的。如果您能学会李东垣的学说,您就把脾胃这块掌握好了,几乎就已经做到扶正了。大家一定要知道,祛邪一定要在扶正的基础上。在扶正的基础上,慢慢祛邪就不着急了。

  中医的思路其实特别清晰,就是这个理论框架。但是如果您掌握不好的话,就容易用错。

  每一位关注健康的朋友,一定要学到扶正的思想。我们生病了以后,大家特别容易把眼光放到邪气上,因为邪气让您难受,让您受不了,所以您恨不得把邪气一下子给拔出去,所以就着急怎么祛邪。

  大家一定要认识到,祛邪只是治标,而治本在扶正。祛邪很容易,正常一两天就结束了,但扶正是慢工夫,因为您的身体虚不是一两天,要一点点扶正。大家要有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