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给童心留一粒乡情的种子

日期:07-03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回乡小住,被村里小孩不伦不类的方言普通话弄得满头雾水,便问这是何人所教?一位发小听到我这本乡本土的声音,赶忙出来招呼:儿子和儿媳到城里谋生,这小孙儿就丢给他们老夫妻,老两口不敢用家乡土话教孙儿,就凑合着教这“半吊子”的普通话。

  面对这种既不像标准普通话,又不像纯正方言的异化乡音,我不便对发小直言以说,只得暂将忧思咽入腹中。此状也许不只是我和发小这代已过半百之人的无奈,若是这般延续下去,世代相袭的方言则渐而远去,根植于乡人心间的乡情恐怕难以维系了。

  乡音是不同地域文明积淀的特殊符号,是一脉不可复制的乡情,是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愁。若是一个人忘却了家乡原生态的方言,家乡不可复制的情境也许就会在他的记忆里永久逝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想当年,告老还乡的贺知章若是没有他口中那不变的乡音作为乡情“密码”,故乡那些素不相识的孩童又怎会热情笑迎这位陌生老人呢?贺知章在外为官几十年,心中一直渴念乡情的温馨,当他身临被乡情所浸润的不变乡音里时,怎能不诗兴大发,挥毫在《回乡偶书》的字里行间抒发对乡音的颂叹!

  也许有人会自卑于家乡方言的土气,难登外面世界主流平台的大雅之堂。然而,乡音里所流淌着的母亲乳汁,却凝练了一个人终身难易的人文情怀和坚固不变的性格意志。一个难舍乡音的人,他会永远热恋自己的故土。乡音正是这种本色的根脉!

  当世界已经发展成了“地球村”的今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不仅需要用标准普通话与外界交流,而且还可能用到更多的外国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异化或遗弃自己的家乡方言。

  给童心留一畦属于家乡的土壤,留一粒系满乡情的乡音种子,永远记着自己的纯正乡音!如此,无论他们将来走遍天涯海角,血液里都依然有一脉不变的故土乡情,心田里总会有一抹难逝的乡愁遥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