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津门旧语闲谭

日期:07-02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说老事儿、讲老词儿,一直是老天津人的闲聊话题,尤其在旧时,更是“卫嘴子们”茶余饭后的掌灯夜话、旗杆大塔。细细想来,天津是公认的“相声窝子”,而且“吃开口饭”的艺人甚多,所以产生歇后语、俏皮话儿的几率自然很大,一些戏谑、贬损、嘲弄的语言不仅形成于生活中的七十二行,而且更多源自江湖艺人之口,并且带着行业特征传播开来。例如有句老年间的歇后语,嘲讽他人不懂装懂、做张做智的样子,便说“王二看册(chǎi)子——装模作样”。此语即源于生活,出自艺人之口。语例:“祸是你惹的,你自己跟班主说去,甭在这儿王二看册子——装模作样,跟没事儿人似的。”

  至于这一歇后语是如何形成的,曾有口述史传:民国早期天津有位团柴(说书)的艺人收了三个徒弟,其中一人名叫王二。王二没有进过学堂,本不识字,即使能认甲乙丙丁、山石田土,也是在无意间学会的,但其认字水平还达不到看懂“册子”的程度。

  所谓“册子”,是艺人对书稿或剧本的行话指称。有时因某种情况师父没有打下地来(没有联系好书场),徒弟们便猫在师父家里看册子,练习嘴上功夫。王二本来看不懂册子,但他却拿着“墨刻儿”(雕版书)认真翻阅,仿佛很用功的样子,后被师兄弟们发现他是在看绘本《金瓶梅》里的图画,根本不是在看文字内容,亦以此事为起因,在艺人圈儿里便产生了这一歇后语:“王二看册子——装模作样。”

  至于是否真有王二其人,现已无从考证,或许王二只是一个虚拟人物,如同天津俗语中的“二伯、二小儿、二德子”一样,权作发语词使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