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小名“陈嘎”

日期:07-02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父母亲去辽西参加支边建设时,三哥只有四岁。全家骑着骆驼绕道山西时,住在一临时驻地。晚饭只有面条,三哥哭闹不肯吃,母亲怕影响其他人休息,只好披星戴月背着他在院子里来回地遛。出来倒垃圾的父亲战友徐叔见状,走上前,用扫帚敲打撮子吓唬说:“再不吃饭,就用这撮子往嘴里灌!”没想到四岁的三哥竟然说:“你们家小福也不吃,你咋不用撮子灌?”小福是徐叔的小儿子,一句话把徐叔怼得哑口无言,继而哈哈大笑,掐着他的腮帮子说:“你真是个嘎子!”那时流行电影《小兵张嘎》,于是“陈嘎”这个小名妥妥地贴在了三哥身上。

  陈嘎天生有表演天赋,特别是军旅电影里的人物。有一次父亲带着他下乡,晚间在老乡家住宿,冬日寒冷,老乡把炉子烧得很热,还热情地给陈嘎在炉子上烤玉米粒吃。那在乡下就算是很好的小零食了。陈嘎吃得很开心,主动给老乡一家表演京剧《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他把父亲的围巾当皮带扎在腰上,戴上了父亲的棉帽子,站在炕沿上,一拍“腰带”一转头,“咔”一个亮相,博得满屋喝彩,正在他要模仿拔枪的动作说“啪啪啪”时,脚下没站稳,一个趔趄斜栽下炕来,偏巧他栽的不是地方,正落在炕边炉子上,炉子烧得通红,只听“嗞啦”一声,又听大声哀嚎,父亲心说不好!上前一步把他捞起,为时已晚。在陈嘎一声紧似一声的号啕中,父亲发现他的裤子烧焦了,屁股被烫褶巴一块。老乡赶紧跑到外屋抓一把大酱抹在他屁股上止痛。父亲抱起他冲出屋,飞奔十里到镇医院。据说半路上他忍着疼痛,还知道帮父亲抹额头的汗水,说:“爸,你要不歇歇吧!”这个梗后来成为亲友间笑谈。虽然处置及时,他的屁股上还是留了一块圆形的疤痕,就像贴了一块大饼。

  淘气爱动的陈嘎经过父母亲一再叮咛,消停了一段时间,不过没多久又本性回归。一次父亲带着他和二姐到另一个村下乡,中途要爬过一座小山,盘山路的左侧是山崖,崖畔是一条小河。他走在山路上,广阔天地令他兴奋,他唱着歌在山路上手舞足蹈起来。二姐跟父亲边走边聊,猛一抬头发现前面的陈嘎不见了,她吃惊地跟父亲说:“爸,嘎子呢?”父亲也很惊讶,刚刚还欢跳的陈嘎怎么消失了?他慌忙往路边的悬崖底下看,只见崖底一片乱石。父亲多年后回忆起这件事,说:“战场上枪林弹雨我也没怕过,不过那次我顺着崖边小路往崖底下看时,腿都抖了。”当时父亲以为如果找到陈嘎,恐怕也早没命了。可下到崖底时,眼前的一幕令他惊呆了,只见一片乱石之中,正好有一个缝隙,陈嘎大头朝下插在缝隙之中,两手扒着巨石,两腿朝天,两脚乱蹬,父亲跑过去,移开乱石,把陈嘎拔出来。他除了脸和额角有些擦伤,其他一点问题没有。问陈嘎怎么下去的,他说就觉一脚迈空,然后就“飘”到石头缝里了。不得不说陈嘎那次坠崖经历是个奇迹,连剧本恐怕都不敢那么写。

  陈嘎不但是各种奇遇制造者,还常常制造各种出乎意料的幽默。那时家里每年腊月都要炸油炸糕、丸子什么的。陈嘎住的屋子与厨房一墙之隔,那隔墙上有一个洞,是用来放灯台的。那年油炸糕炸得好,兄弟姐妹们站在灶前看热闹,还一边“直播”:“油炸糕好香啊,哎呀,炸出两个头来了!”“哎呀,还有三个头的!”陈嘎正趴在床上看小人书,一激动头从灯台孔探到厨房来,正悬在大锅上边。大锅里炸着油炸糕、呼呼翻滚的热油熏得他“嗷嗷”叫,头却缩不回去,耳朵卡住了,这可怎么办?父亲大声对母亲说:“快去给我找把斧子来!我把这捣蛋孩子耳朵砍下来!”父亲话音刚落,大锅上陈嘎悬探过来的头不见了,原来一急之下,他的头竟然缩回去了,惹得兄弟姐妹一阵大笑。

  陈嘎就像孙悟空,成长的过程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藏猫猫”掉井,睡房顶掉地,打柴火蜂蜇……但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前日聚餐我与三哥陈嘎坐一起,我说:“三哥,现在还有人叫你‘陈嘎’没?”须发皆白的陈嘎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回答我:“很久没人这么叫我了,自从咱爸去世就没人叫了。”“陈嘎!”我在他耳边大声喊他,他愣了一下,痛快地答应:“哎!”我们俩便伏在彼此肩膀上笑得满眼泪花。

  多好啊!有人称呼你小名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