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塞拜疆数字发展和交通部运输政策司司长法里兹·阿里延:
我认为我们国家有机会向中国学习,与中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前,阿塞拜疆使用压缩天然气公交车,而中国制造商比亚迪正在用电动巴士替代公交车。我们也启动了轻轨系统,其同样整合自中国的制造商,以实现与铁路领域相同的可持续转型。
我们了解到中国正在各领域推广创新,例如港口管理、铁路、高速公路和仓储设施以及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我们正试图将其整合到我们的运输部门。
此外,我们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知识,比如关于国家之间的贸易或者交换,尤其是在绿色能源、绿色科技以及数字经济方面。我们非常愿意与中国在各方面合作,以提高民生福祉。另外,天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且位于全国前列,我们非常期待与天津当地合作。
■ 埃及国家隧道管理局董事会副主席易卜拉欣·贝赫特·拉杰布·贝赫特:
埃及首都开罗正在建设新城,大部分都是跟中国合作建设的。埃及北部又新建另外一座城市,也是与中国合作的,很多公路、铁路、桥梁,各方面技术都非常先进,会使埃及人民受益。
天津很漂亮,鲜花盛开,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来天津,看到桥梁建设都非常非常漂亮,有的桥还能从中间打开,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埃及北部和东部各有一个港口正在跟天津港合作。其中,亚历山大港正在进行老港口的现代化改造,新扩建多个国际泊位的港口工程都有天津港的参与。由埃及负责出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运营方面由中国的公司提供支持。埃及和中国还在合作推进轨道交通、城市交通设施等多个在建项目,双方将致力于(全球)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 肯尼亚道路与交通部拉普塞特走廊发展管理局局长斯蒂芬·伊库阿·卡里乌基:
目前,许多中国公司协助我们建设公路、港口、铁路。我认识到需要在交通管理中应用最佳实践——借鉴全球优秀经验。以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但现在我们学习到了一些可借鉴的标准,对我们的创新会很有帮助。
这次来到天津,我发现天津是中国最现代化的智能城市之一,各方面让我大开眼界,很多东西以前没有见过。
■ 巴基斯坦交通部道路运输处处长沙巴兹·拉蒂夫·米尔扎:
关于未来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在高科技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我认为前景非常广阔。中国一直被我们视为兄弟般的国家。我们希望能够学习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在智能交通与绿色技术方面更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
巴基斯坦正积极推动交通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我们的创新领域也在不断努力和探索。在数字交通领域,我认为巴基斯坦还有很多可以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在高速公路沿线建设充电站方面,我们已经采取了第一项重要措施,正在朝着更加系统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充电站的布局,更重要的是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集成和升级,包括公路和铁路运输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