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家埃利斯给了我们三种最常见的病态思维模式。
第一种是“恐怖化”
我们总喜欢把一件事想得特别严重。当我从大学辞职的时候,我爸妈特别担忧,说将来我老了,万一需要钱怎么办,还是得有人每个月给我发点钱才行。
这种过度的担忧会导致很多人待在一个不适合他的地方,工作得不愉快,但他就是要留在这儿,因为他恐惧。
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在纸上写一件你近期最担心的事,团成一个纸团儿,扔在一个盒子里。第二天,又想起一件事,你可以再写一个纸团儿扔在盒子里。过一段时间,打开这个盒子,看看你写的纸条。一个一个看下去,你会发现,盒子里的那些东西,有90% 以上的状况压根儿就没有发生过。
所有的事情,让它自然地来,自然地去。
第二种是“应该化”
事情发生之后,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好。比如,父母认为子女应该按他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甚至威胁,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就死给你看。
一个“应该化”的人,会给周围的人造成特别大的压力。他总是先对自己提出“应该化”的理由,等他不折腾自己了,他就开始给别人提应该怎么做了。
已经发生过的事,就是合理的事,不必总强迫别人和自己。
第三种是“合理化”
这是一种弱反应,比如,不去感觉,只是试图否认一些事情,即使是对我们自己。比如,让情绪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允许自己产生任何反应。在很严重的事情面前欺骗自己,这种回避和否认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回避的问题依然存在,绝对会再一次浮现出来。
这三种常见的病态思维模式,会使你在生活中总感觉到痛苦。樊登
(摘自《读书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