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三招识破非法保险陷阱

日期:07-01
字号:
版面:第20版:专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保险产品是许多消费者“资金篮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保险旗号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消费者稍不留神就可能中招。近日,金融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用好辨公司产品、辨人员资质、辨保单真假这三招,谨防各类非法保险陷阱。

  陷阱一:假借保险之名 销售非保险产品

  部分在职或已离职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便利和消费者信任,假借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名义,诱导消费者购买非保险理财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陷阱二:伪造保险合同 涉嫌集资与诈骗

  个别不法分子或不具备经营保险业务资质的经营主体,通过伪造保险公司印章、制作虚假保险合同等方式,以收取保费的名义骗取资金,兜售不受法律保护、无法获得正常理赔的“假保单”,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

  陷阱三:安全统筹非保险 资金安全难保障

  某些第三方公司以低价、赠礼、等同保险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机动车安全统筹”服务,此类机构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如发生交通事故,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为此,金融监管部门提示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要牢记“三招”,辨明保险真伪。

  第一招,辨明公司产品。保险属于特许经营行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机构购买保险产品,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相关公司资质,通过金融产品查询网站,查询正规保险产品信息。

  第二招,辨明人员资质。消费者接受保险产品推介时,要注意查验销售人员执业信息,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也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政务服务窗口查询其保险销售从业资格,不要相信任何“代缴保费”服务,保费应直接支付至保险公司账户,不要向个人账户或不明平台转账。

  第三招,辨明保单真假。投保完成后,消费者一定要留存好保险合同、保单等,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记者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