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秦桧好谀

日期:07-01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南宋人与事之二

  秦桧当国,一人独相,掌管士大夫升迁任免大权,围绕在他身边察言观色献媚周旋者极多,大家投其所好,阿谀奉承,其拍马功夫之精巧、精深、精妙,叹为观止。

  最简单的手法是投诗歌颂。绍兴十五年(1145),秦桧的“格天阁”落成,举国庆贺,某朝士寄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其中有联句云:“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秦桧好谀,朝士在诗中将他比喻成历史上的名相,正中下怀,立刻超次提拔。另一候补官员也献诗曰:“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蛾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歌颂秦桧刻苦好学,勤政为民。随即也安排了好职位。

  稍复杂点的,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给予情理中、意料外的惊喜。当时,士大夫挤破脑袋往宰相府送礼。然而,秦桧眼睛都不瞄一下,除了偶尔用一点,其余统统丢到仓库,任虫蛀鼠咬,至于哪件珍奇是谁送的,鬼晓得。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八记载,广南东路经略使方滋深知拍马之道,认为要让宰相记得,必须让宰相知道,要让宰相知道,必须让宰相使用。为此,他不在礼品的贵重上攀比,而是在“心思”上发力,剑走偏锋。他请来能工巧匠,研究出一种特殊工艺,在蜡烛中添加各种高级香料,制作出一笼与众不同的蜡烛。制成后,他又安排亲信小卒快马加鞭送至京城,并交待:事不成,不准归。

  在方滋的授意下,小卒花重金买通宰相府主管库藏的小吏,请对方如此这般依计行事。小吏收人钱财,自然言听计从。一日,相府大宴宾客,小吏趁蜡烛快要燃完之机,故意向秦桧请示说,广东方经略刚刚送来一笼蜡烛,建议一试。当蜡烛点燃之后,异香扑鼻,满座惊呼,纷纷赞叹宰相家的蜡烛神奇。秦桧特别高兴,便问小吏,方滋送来的蜡烛有多少?一数,连刚才点燃的,总共四十九支。问何故?小吏赶紧叫送礼的小卒当面向宰相汇报。小卒说:“方经略招揽能工巧匠,搜集天下奇香,手工特制此烛,专供您使用,仅制五十条,制成后,担心不佳,试燃了一支,不敢以其他蜡烛充数,故呈送四十九支。”秦桧听后,惊喜异常,感动于方滋“奉己之专”,于是“待方益厚”,收为心腹,方滋因而官运亨通。

  当然,拍马不是人人都有好运气,也有撞了木钟的,甚至马屁拍到蹄子上被踹上一脚的。《齐东野语》载:“郑仲为蜀宣抚,格天阁毕工,郑书适至,遗锦地衣一铺。秦命铺阁上,广袤无尺寸差,秦默然不乐,郑竟失志,至于得罪。”蜀锦是四川特产,其价如金,为历代贡品。郑仲任四川宣抚使时,蜀锦成了他结交权贵的“敲门砖”。格天阁竣工,他如法炮制,给秦桧寄赠蜀锦地毯一床。好马配好鞍,好阁配好毯,秦桧喜不自胜,命人铺在格天阁,左右端详。然而,当他发现地毯铺上去竟然严丝合缝,尺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后,立马变脸,很不高兴,不但从此冷落了郑仲,后来还罢其官,导致郑仲郁郁而终。可见,阿谀也要知深浅,用心太深,把别人的家底摸得一清二楚,宰相也会发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