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数字经济新纽带 共拓合作新空间”,秉持“上海精神”,加强与上合组织各国交流互鉴、深化合作,持续拓展上合组织发展新空间。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将于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举行。
据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介绍,为更好服务上合组织峰会,国家数据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共同举办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论坛锚定上合组织峰会筹备成果、充分展现各国发展成就、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目标,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数据治理制度规则“软联通”、数字经济合作“心联通”、数字经济合作项目务实落地,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拓数字经济合作新的发展空间。
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表示,举办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对于天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届论坛设开幕式暨主论坛、4个主题论坛以及相关体验活动。届时将邀请各方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应用等热点话题,加强交流,凝聚共识,促成务实合作成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天津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当好“东道主”,努力把论坛打造成促进上合组织国家交流交往、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从筹备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主论坛嘉宾云集
上合组织国家政要、世界500强、互联网龙头企业代表,将围绕激发数据创新动能、夯实自主安全底座等主题发表演讲。来自上合组织国家政府、企业、高校、智库等6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应用、数据价值挖掘等热点话题,凝聚共识,共话合作。主论坛上,还安排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宣传推介、上合组织数字经济相关平台揭牌上线等活动。
主题论坛特色鲜明
围绕“数字经济新纽带 共拓合作新空间”主题,设置了产业、高校、智库、城市4个主题论坛,分别围绕“实数融合赋能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教育创新与跨国人才培养”“数据治理与生态共建”“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发展与开放合作”主题,邀请中外政要、大学校长、智库、企业家和城市负责人等进行深入交流,共同谋划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数字化城市建设等,并发布《天津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等成果。
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地
将有现场体验活动
围绕智慧城市、智慧港口、数字化转型等嘉宾关注的焦点,策划现场体验活动。比如中新天津生态城,其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示范。天津港拥有全球首个“智慧零碳”集装箱码头,将向全球展示智慧港口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明显成效。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作为联想集团功能最齐全、智能制造程度最高的灯塔工厂,将展现最先进智能制造水平。通过现场观摩和近距离体验,让各位嘉宾切身感受天津城市数字化转型及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合作项目务实推进
秉持办展办会是为了办事的理念,把论坛举办的落脚点体现在务实合作上,积极谋划形成一批合作成果。在数字经济领域,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对接合作,围绕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谋划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将在主论坛上举行项目签约。在数字经济载体平台建设方面,谋划建设上合组织“一基地、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即数字经济出海基地,将为广大企业提供规则、场景、渠道等一站式服务,降低“走出去”成本。“一中心”即工业数据创新合作中心,通过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推动成员国在工业数据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一平台”即数据跨境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数据跨境合规申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合作需求。
推动天津数字经济
对外交流合作
举办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对于天津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优势比较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完备,科教人才资源富集,对外开放优势明显,数字化应用场景丰富,为天津加强数字经济对外交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本市将紧抓举办数字经济论坛的重大机遇,持续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的数字经济交流合作,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出海、两个参与”。
记者 李文博 张艳
三个出海:
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出海。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围绕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强与上合国家合作共建。积极推广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东数西算”工程经验,支持数字企业参与上合组织国家数据中心建设,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高效便捷算力服务,护航更多数字企业“出海”。
推动数字贸易出海。依托天津港口优势,积极探索数字贸易创新模式,支持贸易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强化政策、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
推动数字技术出海。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科技研发合作,共建开发者社区,打造软硬件应用生态,支持上合组织国家数字化转型升级。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发挥天津平台经济、融资租赁、保税维修等优势,吸引数字领域企业国际合作板块在津落地。
两个参与:
积极参与数字经济规则制定。聚焦数字规则对接、数据跨境交互机制等前沿问题开展研究,积极对标高标准国际协定,推动数据治理、数字经贸、数字技术等标准、规则、协议与国际接轨,在数据跨境、数字认证等领域先行先试,形成制度型开放成果。
积极参与国际人才教育培养。依托天津高校及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5G等领域开展人才教育培养合作。天津已经在8个上合组织国家布局建设了10个鲁班工坊,今后将更好发挥“鲁班工坊”作用,为上合组织国家培养更多的数字经济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