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蓟州区启动“百万学生研学在蓟州”首批研学活动,来自蓟州中学、别山小学、第一小学、上仓小学、礼明庄镇三个中心小学等学校的1700余名师生,在涉及历史和地质文化研学、红色研学、科普和农事研学、生态研学等各条特色研学线路中,走进天然大课堂,开启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收获的研学之旅。
“长城因何而建?为何大多修在山脊上?从夯土边墙到砖石巨龙,长城各历史时期有何发展变化?”日前,素有“蓟北雄关”之称的黄崖关长城,迎来了蓟州中学700余名师生。研学导师带领着学生们亲自去观察长城的建筑特征,寻找长城砖石上记录古代工程的刻字,聆听蓟镇总兵——戚继光的传奇故事,引导同学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解码古代长城建筑智慧与军事文化。
这条研学线路中,还设计了“探秘黄崖”定向探寻活动,“全军复诵”“城中玄机”“烽火狼烟”等任务,让同学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书本中的长城历史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体验。
蓟州拥有我国唯一记录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质历史的国家地质公园。“听,滴答滴答……,这就是溶洞的心跳声。”蓟州溶洞景区里,研学导师正带领着礼明庄镇三所小学的学生们一起探索钟乳石和石笋生长的秘密,“洞内的钟乳石就是靠着这水滴保持生长,头顶的钟乳石慢慢向下,而地上的石笋慢慢向上,科学家说它们100年才能靠近1厘米。”
“刚才老师让我们观测太阳黑子,我们一个个地看,非常有意思,以后我要当一名科学家,投入天文探索中。”一名来自别山小学的同学兴奋地说。在蓟洲国际航空航天科普基地,“探秘溶洞与太空”的主题研学之旅同样吸引了不少同学报名参加。“首先戴上耳麦,然后推进油门杆,这是给飞机发动机提供动力,用左右脚控制飞机在跑道中央,速度达到60节(1节为1海里/小时,即1.85千米/小时)后拉出操纵杆开始起飞,左右摆动可以控制飞机机翼,调整飞行姿态……”研学导师正在耐心细致地指导孩子们如何操作飞机的两杆一舵,进行模拟飞行。孩子们化身为“小飞行员”,激动又兴奋地体验着模拟飞行,不时地发出惊呼和欢笑。
“这次研学活动,让孩子走出学校开阔视野,是一场生动的地球科普启蒙课,也是对校内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礼明庄镇中心学校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今年“百万学生研学在蓟州”研学活动将实现蓟州区中小学校200余所中小学校全覆盖。与此同时,蓟州区还将把13条精品研学线路推广至京津冀周边中小学校,吸引更多区外学生来到蓟州开展研学活动,以“研学热”带动“周边游”。
记者 安元 通讯员 黄梦婷 赵志立
图片由蓟州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