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专家指导科学防治便秘

日期:06-25
字号:
版面:第23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唾液、消化液分泌减少,肠道润滑不足、盆底肌群松弛,容易便秘。如何缓解便秘?近日,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艳作出解答。

  常见便秘原因

  饮食不当,缺乏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粗粮)、饮水不足或高脂饮食。

  缺乏运动,久坐或卧床导致肠道动力下降。

  药物影响,服用钙片、铁剂、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止痛药(如阿片类)等会导致便秘。

  慢性疾病,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帕金森病、肠梗阻等疾病。

  习惯性忽视便意,因行动不便或怕麻烦而憋便,易导致直肠敏感性降低。

  便秘应对措施

  非药物治疗。首先饮食调整。适当摄入燕麦、糙米、豆类、西蓝花、苹果、梨等高纤维食物。建议每日摄入25至30克。

  多饮水。晨起空腹喝温水,每日饮水量在1500至2000毫升(心肾疾病患者遵医嘱)为宜。

  补充益生菌,可食用酸奶、泡菜、纳豆等,调节肠道菌群。

  适度运动。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瑜伽;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腹部锻炼,平躺抬腿,腹式呼吸(吸气鼓腹、呼气收腹)。   定时排便,晨起或餐后两小时内如厕,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排便。

  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用掌心顺时针打圈按摩10至15分钟,力度要适中。

  通过听音乐、阅读进行心理调节,避免焦虑。

  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每日可服用10至15毫升;聚乙二醇,安全性高,一般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比沙可啶,但不可长期使用;外用药物,开塞露为应急使用药物,可润滑直肠,刺激排便;中药调理,如麻仁丸、四磨汤,需辨证论治,避免自行用药;药膳调理,如黑芝麻糊、蜂蜜水、决明子茶。

  警惕疾病信号

  老年人突然便秘伴剧烈腹痛、呕吐、便血以及体重下降,应警惕肠梗阻或肿瘤。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可能提示肠易激综合征。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能导致肠道神经损伤。长期服用钙剂、铁剂可能会有副作用,可咨询医生调整剂量或更换剂型。长期便秘需检查血糖、甲状腺功能及做肠镜等。

  医生提示,每日最好固定时间如厕,建立排便反射。饮食中最好加入1至2勺亚麻籽或奇亚籽(富含纤维和Omega-3)。睡前顺时针揉腹5分钟,促进肠道蠕动。若通过饮食、运动、习惯调整与合理用药相结合,便秘仍不缓解,建议尽早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

  (摘自《潍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