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老年人租房被“关”在门外

日期:06-25
字号:
版面:第22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期,“租不到房的60岁以上老年人”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当前,一些老年人因为到子女居住地养老或就医,需要租房。然而,他们却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部分房东不愿意把房屋租给老年人,部分房屋中介也不愿接待老年租房者。

  老年人成租房“困难户”

  据社科院研究,19.8%的城市独居老人依赖租房或借住解决基本居住问题,其中更隐藏着一群“流动银发族”。这些因子女异地工作、房屋拆迁过渡等现实原因,产生阶段性租房需求的随迁老人成为了租房市场的隐形群体,却因种种原因被挡在住房之外。

  前些日子,一则“为65岁母亲和年迈外婆租房3天被拒20次”的新闻上了热搜。现实中,许多老年人面对的是中介的婉拒、房东的冷漠,甚至合同中的“年龄条款”。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显示,超三分之二中介机构对60岁以上老人设限,要求“子女陪同签约”或直接拒绝。部分平台甚至将“60岁以上租客”自动归类为高风险群体。

  “年龄限制”背后有隐忧

  “40岁以上不能合租,60岁以上不能独立承租。”据说,这是租房界的一个“定律”。在不少房东的真实经历中,许多40岁以上的租客在刷短视频或听音乐时喜欢外放,不爱干净,没有边界感,合租容易跟其他租客产生矛盾;60岁以上的租客往往需求多,而且身体状况不佳,容易发生意外。

  山东青岛房东李先生明确提出“不租给独居老人”,“老年人容易摔倒、发病,如果独居,万一出事,容易给我造成额外负担,甚至影响我房子后续的出租出售”。还有部分房东提出了自己的隐忧——有的老人因记忆力衰退,容易忘记关火、断电,存在安全隐患;还有老人是自付租金,但自身收入较低,会出现拖欠情况;部分租房老人要求房屋“适老化”,如果改造,会给房东造成额外支出,且不利于房子后续出租。

  “老有所居”需多方发力

  对于老年人租房难的问题,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在2024年10月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明确提出,要在公租房保障中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予以优先配租。眼下,不少城市出台了老年人公租房租金优惠政策。

  老年人租房难的本质,是社会对衰老的恐惧被异化为经济风险。要打破老年租房困局,需从制度、市场、社会观念三方面协同发力。九三学社青岛市委会经济专委会副主任丁冬认为,(对房东)既不应该“道德绑架”或硬性规定,也不能对此类歧视行为视而不见。丁冬建议,一方面可以采取激励引导举措,给予房东一定补贴,提高房东租房给老年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探寻合理的担保方案,让老人子女、社区共同参与,减少房东顾虑。  (摘自《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