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养命之方

日期:06-25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现代人脾胃受伤的概率非常大,该书是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的实操版,选取了《脾胃论》中的真实病例,给出了能调理多种常见病的40多种食疗方,将古代大医的用药智慧应用在了生活中。  ——编者

  一、《脾胃论》来源于《黄帝内经》

  李东垣生活的年代比岳飞要晚,处于金元时期(大金国把北宋灭了,占领了北部地区,跟南宋打,蒙古兴起把金和南宋灭了),这个年代的特征就是动乱不安。各国打来打去,甚至形成拉锯战。兵荒马乱,饿殍遍野,瘟疫四起,老百姓常常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所以,这是特别考验医生的年代,医生面临的压力要大得多。

  在富裕时期,大家能吃得好,穿得暖。这种时期,一般大夫治的都是普通的病。当年大金国整个东京汴梁城被蒙古军围得死死的,围了好几个月。城里面的人连树根都没得吃了,特别饿,还要防御敌人攻城。天气热了以后,蒙古人觉得南方太热了,受不了,就回到了北方。大金国的城门一开,老百姓纷纷出城找东西吃,结果一下子死了很多人,据说12个城门,每天往外送的尸体就有几千具,为什么会这样呢?

  李东垣就观察,为什么病了、死了这么多人呢?他痛定思痛总结出来——脾胃很重要。大家挨饿,脾胃就受伤了,再猛地吃点东西,又撑了一下,导致脾胃功能彻底被破坏。

  因此,李东垣这一辈子,写东西都是以脾胃立论,讲脾胃的重要性,他写的很著名的一本书就叫《脾胃论》。脾胃居于中宫,五行中土对应的是脾胃,李东垣也被称为中医补土派奠基人。

  同时,这时候的学术思想也在变化。以前,儒家思想是相对稳定的,占据了主要位置,而且它的权威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宋代开始,儒家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分出了不同流派。这种观念在儒家学子心中产生了影响,接着影响了宋以及金元时期的人。很多医生原来就是儒生,所以这时医家也开始分野了。所以在金元时期,中医也开始出现了各种流派,各家学说一下子繁荣了起来。

  这时出现了金元四大家,他们著书立说,开始各有侧重了。比如说李东垣,他就特别重视脾胃,他说的全是根据《黄帝内经》来的。他着重把《黄帝内经》里讲脾胃的部分拿出来,加以发展,医学的流派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