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总对家人发脾气,我怎么了

日期:06-24
字号:
版面:第22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你是否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当你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学习,回到家中,外套随手一丢,整个人往沙发上一躺,准备打开手机刷视频,放松一下时,耳边传来父母的声音:“回来就躺着,啥事儿也不管啊!我刚收拾完,你就胡乱丢衣服,就不知道挂起来吗?进屋就要赶紧换衣服,说了多少次,不要在卧室穿着脏衣服!瞧你把家里弄成什么样了!”

  对方不停歇的“声讨”,让你越听越火大,一场家庭纠纷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外人,却无法在家中或者亲密关系中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所有与亲密关系相关的内容,本质都离不开“依恋”这个概念。“依恋”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安全基地,无论你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可以反复离开这个基地出去探索,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返回基地。比如,在动物世界,刚出生的小动物都会在妈妈身边寻求足够的支持,然后才能独自成长。

  安全基地除了能提供给我们最可靠的安全感,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我们在这里不需要担心“被评价”,不需要调动资源去做“印象管理”,是完全放松的状态,因为家是可以包容我们所有缺点的安全港湾。而这时,如果家人向你抱怨,那么你积压已久的情绪,会得到被迫的释放,于是冲突就产生了。

  至于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先思考一个问题,你是一个没有边界感的人吗?在足够安全的环境下,我们的人际边界意识会降低,即不把家人当成一个个体来看,而是把他们视为我们表达情感和愿望的对象。我们认为家人一定会了解自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到家人身上,认为他们知道我们内心的想法。

  所以,当我们回到家,会默认家人知道我们度过了劳累的一天。如果家人没有第一时间给我们情感支持,我们会想“你为什么没有安慰我”“你为什么没有关心我”,认为对方忽略了我们的内心,觉得对方“错了”。

  但很多时候,尤其是在我们根本就没有表达任何需求的前提下,家人很难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所以,“一个人静静”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静静地刷会儿手机,这也是当下年轻人追求的一种放松方式。

  这就是为什么,在家里,我们会更放松,也会无意识地朝家人发脾气。但反过来,我们也要意识到,家人是需要被我们爱护的。如果他们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我们的支持,这时我们就要做家人的安全避风港。

  从家庭系统互动角度看,我们不需要去害怕或担心家庭成员间的争吵,因为相比冷战,适度且有意义的争吵可以起到发泄情绪、表达需求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亲密关系。希望大家的各种亲密关系,可以在良性且积极的争吵中获得提升。

  于悦(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