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儿子生下来有智力障碍,看上去,样子也有点怪怪的。
他到哪里,总是尽量带着儿子,迎着别人怜悯的,或是大惊小怪的目光。一路上,他对儿子讲许多话,让儿子看这看那,不厌其烦地教他、夸他、启发他。
儿子后来迷上了画画。一路上所见,回家都能描摹下来,儿子画中的那些人物、景物,完全与别人眼见的两样,但,出奇地准确,是本质的准确。
尽管如此,儿子因智力缺陷仍无法独自在家。生活既不能自理,也不能单独外出,因为他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个儿子,现在已经20多岁了。他也老了。
他还有个女儿,女儿是健康健全的,15岁,上全日制寄宿学校。
多年以来,他从未停止过为儿子寻医问药,希望通过治疗能改善儿子的状况。亲人、友人、同事也都对此抱以关注,时常给他提供一些讯息、偏方。忽一日他获知一个好消息,说是有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明显。
但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他十分慎重,咨询了许多专家。专家说:成功的把握还是有的,如果一切顺利,他的儿子状况有希望得到改善,起码能够生活自理;而失败的话,他连目前的智力也要丧失殆尽。
他与夫人商量了又商量,权衡了又权衡,倾向于做手术。他们想,等自己也需要人照料的时候,这个儿子,谁来照料呢?
正犹豫,这件事让女儿得知了。
女孩急忙赶回家,哭着责问父母:“为什么要给哥哥动手术?哥哥现在,不是很好吗?”
做父母的震惊了。他们从未想到,自己这么努力,亲友那么热心地为儿子治疗,都是基于一个缘由——这孩子不行,要竭力让他更好一些。
而在15岁女孩的眼里,哥哥——很好。从小到大,她对这一点没有疑义。原来真正接受了他的,惟有她。
难怪在哥哥画的所有人物中,妹妹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