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王水照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随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继续深造。在研究所,他遇到了一位杰出的导师——钱锺书,一位学识渊博、贯通中西的学者。
尽管钱锺书日程繁忙,但他对王水照的指导却从未放松。王水照的众多论文和稿件都得到了钱锺书的细致审阅和宝贵的修改建议。对于一些关键论文,钱锺书甚至会详细地写下五六页纸的意见,有时长达两三千字。他还会亲自约见王水照进行深入讨论,这种对后辈的悉心培养和认真态度,让王水照深受感动。
虽然钱锺书在学术上是王水照的导师,但他却不愿以师自居,而是与王水照以兄弟相称,称呼他为贤弟、贤友、吾弟,并谦虚地表示王水照的聪明才智和严谨学识与自己无关,这种谦逊的胸怀令人敬佩。
《管锥编》是钱锺书集中创作十年完成的古文笔记体巨著,全书约130万字,是中国学术史上一部极具价值的作品,影响深远。该书历经多次增订,每次新版发行,钱锺书都会撰写一篇序言,感谢那些为增补注释提出建议的学者。对于由他的学生发现并提供的增补注释,钱锺书认为合适的,便予以采纳,并支付给这些学生相应的查找费用。
通常,对后辈的劳动成果表示尊重,通过口头感谢和支付费用已足够。然而,钱锺书却在如此著名且重要的著作序言中,明确地提及了这些年轻学者的名字,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