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AI“树洞”流行的背后

日期:06-22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年来,“心灵树洞”颇受年轻人的喜爱。所谓“心灵树洞”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代一个安全、私密的倾诉空间,允许人们匿名表达内心的烦恼、压力或秘密。例如,一些学校设立“树洞信箱”或开发线上匿名平台,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学生通过分享日常困扰,表达真实想法,从而获得心理放松。其核心价值在于为个体提供情感宣泄的渠道,促进心理疗愈和健康维护。

  现在,随着AI的流行,一些年轻人选择将AI作为“树洞”,倾诉烦恼。之所以喜欢和AI说心里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和人工智能体进行对话,不用等待,不良情绪能得到及时缓解和疏导。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仍处于频发阶段:一方面是社会压力向青少年层面传导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表明青少年心理抗压能力偏弱,社会层面对他们心理的调节作用有限。许多成人在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调节时,往往从大人的视角判断青少年的情绪,容易让青少年产生不被理解、不被信任的错觉。而借助于AI“树洞”,青少年会感觉自己的情绪能够得到纾解。

  然而,AI“树洞”并不完美。乐于和AI“树洞”对话的青少年,还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特别是心理上要逐渐适应“社会化”,主动去认识、接纳现实中的人和事——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

  家庭、学校、社会须多方发力,形成合力,通过更多有效途径,拿出更多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实招,为他们提供更多“情绪价值”。

  在家庭层面,家长不能忽视作为孩子成长第一责任人的身份,要积极和孩子沟通,增加陪伴互动时间,多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孩子在家庭中的幸福感;在学校层面,要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是早期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班主任及学科老师也要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把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口”前移,为他们打开可以求助的“窗户”;在社区层面,要努力联动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社区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减压舱”,并协同家庭、学校,共同营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