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在一篇描写草原的作文里,我用绿色的海洋来形容草原的辽阔,但那时我还没有见过大海。说来惭愧,我第一次见到大海时已经36岁,着实被它震撼到了。那晚,我在微博里写道:直到真正见到大海之后才发现,同样是辽阔,草原和大海明显不在一个档次,大海有多辽阔,鲨鱼都不知道。
同行的同事也是第一次看到大海,他吟出了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我那时并不懂这句诗所表达的意思,随口便问:“沧海怎么就难为水了呢?”同事一笑,说古人的诗句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句诗的真正含义是:看到大海,那些细小的河流就不会放在眼里了。的确如此。
由于居住在内陆,离最近的海还有400公里,我看大海并不容易。时至今日,我才亲近过三次大海,对大海一直无比向往。于是,我常常用“阿Q精神胜利法”来化解这种无力:海水也是水,没什么了不起。那一片海定会化成一片云,轻轻地飘在我的天空。再变成雨水,滋润我屋前的土地。我站在窗前,已经看见了大海。
这种表达虽然很诗意,却很苍白,很虚空,有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大海的辽阔,可以写在诗句里,但更应装在心里。当你的心田可以盛得下一片海的时候,你也拥有了海一般辽阔的胸怀。
只不过,海在远方,生活却在眼前。而生活的苟且,往往装不下远方的辽阔。这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一直在很多人的现实生活里,甚至一生都无法破解。但无论怎样,心里都要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海,让它滋润梦想的土壤,绽放希望之花。如此,即便没有拥抱远方,也可让心灵有了辽阔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