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对于古人来说,夏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称为“夏节”或“夏至节”。
正所谓“斗柄南指,天下皆夏”。夏至这天前半夜,北斗七星的斗柄会指向正南,感兴趣的读者不妨找一找这个夜空中的“大勺子”,感受古人用其辨别季节的古老智慧。
物候变化 盛夏开启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日渐升高的气温,宣告着仲夏时节已经来临,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即将开始,民间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此时节,蛙声阵阵,蝉鸣声声,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
夏至时,阳气到达极致,阳气的极致下阴气开始产生,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降温解暑 适当吃“苦”
夏至时节天气多变,气温高、湿度大,午后至傍晚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所以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容易发霉,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同时要注意防暑,及时补水,饮食上宜清淡,可适当多吃些苦瓜、芹菜、苦菊等苦味食物。
夏日悠长 饮食讲究
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一方面,取“喜尝新麦,庆祝丰收”之意;另一方面,夏至阳气旺盛,吃凉面有助于降火开胃。正所谓“一碗面下肚,暑气消大半”。
面条不仅种类多,口味也多,老天津卫更是有吃捞面的传统。而且,爱吃会吃的“卫嘴子”们把这寻常的捞面发展成宴席,造就了津门独有的捞面席。除了好吃的三鲜打卤面,天津的炸酱面也毫不逊色。天津炸酱面讲究菜码齐全和各种佐面小碟,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匀称的小丁煸炒,再用甜面酱炸制,微甜口儿,满口肉香。
记者 王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