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伯新中国成立前给市里因做买卖而发大财的徐家看坟地。徐家后人每年清明踏青扫墓,于老伯都要热情招待。
于老伯家境比较优渥,祖上曾出过红顶子秀才。他本人也粗通文墨,家里有土地十多亩,又兼看徐家坟,并且种一些韭菜、葡萄、草药等作物,家庭收入不菲,平常便爱鼓捣吃。每次徐家后人来,于老伯便弄点平常市里大户人家吃不着的野菜,像凉拌曲曲菜、柳树嫩芽儿等,再有就是包黄须菜馅的饺子,都是春天第一鲜。但光有野菜也不行,得荤素搭配,还得有肉菜。
于老伯会酱牛肉,酱牛肉时得卤煮一锅牛肉汤,于老伯便有了主意。他先用大柴锅烙千层饼,烙得厚墩墩、软乎乎的,每层极薄极柔韧。大饼烙熟后撕碎备用。然后准备大葱,葱分两种:一种是羊角葱,就是头年冬天在地里未拔,春天又钻出新芽如羊角的葱,这种葱汁多味儿窜,将其切成细丝;再有就是春天刚种的小葱,如筷子般粗细,簪青碧绿,吃着嫩而爽口清新,这葱不切,整根上桌。
于老伯将羊角葱丝垫在碗底,把撕碎的大饼放在葱丝上,然后放上切好的酱牛肉,浇几勺牛肉汤,一碗牛肉泡饼就做好了。热汤激发羊角葱的辛辣味儿,特好闻。大饼艮硬有嚼劲,却又不失软糯。就着小葱吃,客人连连称奇赞好。
徐家后人吃惯了山珍海味,第一次这样吃牛肉和大饼,感觉十分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