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弘历如何被康熙看中

日期:06-19
字号:
版面:第23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康熙皇帝的近百个孙子中,为何只有弘历被康熙帝一眼挑中并独得圣宠呢?

  皇家森严育文武

  在谈及弘历被选招入宫、进修康熙帝的“小灶”辅导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清朝的宫廷教育。清军入主中原后,为完成从“打天下”到“坐天下”的身份转换,清朝皇室极其重视汉文化的学习,并且逐渐完善了皇族内部的宫廷教育。

  康熙帝本身勤奋好学,他不仅学习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典籍,还保持着很好的骑射技艺,甚至还跟随西方传教士学习西洋科技。同时,康熙帝对宫廷教育极为重视,并对诸皇子进行着系统教育。

  皇家子弟的宫廷教育分文武两科。文科主修儒学经典、史学辞赋以及典章制度,同时开设满语课程、绘画历算。尚武方面,主要是保持满人骑射传统、武功,兼修火枪的使用。每年秋季,皇帝会带领皇子皇孙和满朝文武去围猎,既保持旗人游猎的传统,又是对众多皇子皇孙武功和骑射技艺的检验。

  “一朝选在君王侧”

  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其父是当朝康熙帝四子胤禛,其母钮钴禄氏是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虽位阶不高,但诞下龙裔,足可母凭子贵。因为此时的胤禛子嗣薄寡,新添男丁,足可令胤禛乃至雍王邸上下欣喜不已。

  弘历与祖父的第一次谋面是在12岁。康熙六十一年(1722)春,圆明园牡丹斗艳争芳,康熙帝得知后欣然前往。正在圆明园“镂月开云”的牡丹台赏花之际,皇四子胤禛为康熙帝引荐了他素未谋面的皇孙弘历。在康熙帝眼中,这位小皇孙:

  “前庭方广,眉清目秀,身材颀长,举步稳重,谈吐声音既洪亮又悦耳。”(唐文基、罗庆四:《乾隆传》)

  可以说是有个很不错的初印象。

  此时的康熙帝已垂垂老矣,远不如当年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时那般英姿勃发,加之晚年的诸子夺嫡之争,更是心力交瘁,身上常常笼罩着迟暮的孤独感。与这位年轻、充满活力的孩子的邂逅,给予康熙帝很大的精神安慰。康熙帝当即决定将其带回宫中,亲自悉心培育。(“十二岁,谒圣祖于圆明园之镂月开云,见即惊爱,命养育宫中,备荷怡顾。”《清代通史·卷中》)

  祖孙二人在康熙帝最后的晚年生活里十分温馨。两人经常共同进食,康熙帝甚至还会教弘历如何批阅奏章。每每有朝臣觐见,也会把他留在身边,帮助其成长历练。乾隆帝在追忆祖孙两人时光时,这样回忆:

  “夙兴夜寐,日觐天颜;绨几翻书,或示章句;玉筵传膳,每赐芳饴;批阅奏章,屏息待劳;引见官吏,承颜立侧”(《御制避暑山庄记·恩堂记》)。

  当然,被选在君王之侧调教,其实是弘历的幸运。他获得的不仅仅是更高的平台和环境,更是无限临近了皇权继承序列的核心。

  这么来看,圆明园祖孙的相遇,或许是一场有心的安排。

  用心良苦为何甘

  康熙帝的赏花之行,显然是四皇子胤禛精心策划的。

  这一次的相见,有意又自然,精心又顺水。在朝鲜《李朝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帝在畅春苑对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他的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由此可见康熙帝对弘历的认可,也可看出弘历的出类拔萃也为胤禛赢得皇位增色几分。

  谁曾想,这次祖、父、孙三人意外地“同框”,足可以改变大清百年的历史。

  无论是历史的偶然,还是教育的必然,当康熙帝看到弘历的那一刻,来自“九子夺嫡”的阴霾仿佛透出一丝阳光。他欣慰地牵起弘历的手,祖孙二人度过了短暂欢愉的时光,这可能是康熙帝晚年难得安稳的天伦之乐,更是对弘历君位耀眼的加持。  香冷雨风(资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