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包拯的智慧

日期:06-19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读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第十八回《奏沉疴仁宗认国母,宣密诏良相审郭槐》,讲述了仁宗皇帝在包拯的巧妙安排下,在狄后的宫中与亲娘李后相认,母子抱头痛哭,悲痛不已。哭罢多时,仁宗对太后说,皇娘如此受苦,孩儿枉为天子,何以对满朝文武?狄后在一旁劝道,圣上还朝降旨,即着郭槐、陈林一同前往开封府宣读,包学士自有办法。仁宗准奏,回宫后,立刻御笔草诏,钦派郭槐、陈林一同前往开封府宣读。郭槐不知是计,以为是加封包拯,欣然跟陈林到了开封府。

  第十九回《巧取供单郭槐受戮,明颁诏旨李后还宫》中,包公听到圣旨到,急忙来到公堂接旨。郭槐负责宣读,当读到今有太监郭槐时,还以为是弄错了,但他又不能不读,“今有太监郭槐谋逆不端,奸心叵测,……至令堂堂国母,廿载沉冤,受尽了背井离乡之苦。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还珠返璧之期。似此灭伦悖理,理当严审细推,按诏究问,依法重办。”包拯听罢,口呼“万岁”,吩咐手下,将郭槐拿下。包公入了公堂,令郭槐招认如何陷害李后。郭槐虽然被抓,但其老奸巨猾,拒不承认罪责,一口咬定是李妃产下了妖孽。包拯非常气愤,令手下对郭槐重责二十大板!那老贼虽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声不绝,但依然拒不招认,包公只好退堂。

  包公来到后堂,忙请公孙先生商量,布置阎罗殿,花银子请来勾栏院的王三巧,假扮被郭槐害死的寇宫人的鬼魂,包大人假扮阎君,对郭槐进行审问。郭槐顿时被吓得面如土灰,便将当初刘妃图谋正宫,用剥皮狸猫抵换太子,陷害李妃的情由,述说一遍。包公看罢郭槐的口供,让其画押确认后,禀明仁宗。那刘后闻得郭槐招供,当场吓得气绝身亡,郭槐也被立剐。仁宗宣旨,迎请李后凤驾回宫。

  京剧《打龙袍》在传统小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演义,忽略了审理郭槐的环节,讲述包公怀揣李国太珍藏的黄绫诗帕,回到东京汴梁,为实现仁宗认母、铲除刘后等奸佞的目标,费尽心机在午门之外,办了一场热闹的灯会,请仁宗和文武大臣前来观灯。

  仁宗皇帝欣然前往,但越看越不对劲儿,那灯展中竟有“吕布戏貂蝉大闹凤仪亭”“清风亭雷击张继保”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题材,立时大怒,责令要查处办灯之人。此举正中包大人下怀,当着仁宗的面,道出李国太蒙冤之情,并请出老陈林作证。仁宗这才赦免包拯,迎接亲生之母回朝。李国太乘坐凤辇走进皇城,坐上宝座犒赏有功之臣,并命包拯责打儿子宋仁宗。包拯深知臣打君绝无先例,又不能违背李后旨意,于是再次显示出他的智慧。让仁宗脱下龙袍,由他打上几下,并言道:俺包拯打龙袍,犹如臣打君!落得个皆大欢喜。

  《打龙袍》是一出花脸、老旦的对儿戏,尤其是听李多奎、裘盛戎两位艺术家的这出戏,绝对过瘾。剧中,李国太的“龙车凤辇进皇城”和“一见皇儿跪埃尘”等唱段都是京剧老旦的名段,而包拯的那句“叩罢头来,谢罢恩”的高腔儿,也极具艺术感染力,让戏迷听来如醉如痴,百听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