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血拼”筑牢“防火墙”
别让“钱袋子”掉陷阱

日期:06-19
字号:
版面:第10版:头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当6·18购物狂欢节的热潮席卷而来,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令人眼花缭乱,打折、满减、红包、预售等各种优惠活动让人应接不暇。在这个全民购物狂欢的时刻,你是否意识到,违法犯罪分子也正伺机而动,准备乘虚而入,盯上了你的“钱袋子”?为了让你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避免遭受财产损失,这份网络安全指南请务必收好,它将为你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诈骗“热映剧本” 你点击的那一刻,陷阱已开启

  预售链接

  披着“限时折扣”外衣的木马陷阱

  真实案例:市民李女士收到“某品牌6·18预售立减300”的短信链接,点击后手机被植入木马,次日发现支付宝账户被转走8000元。

  诈骗逻辑:不法分子发送含“钓鱼”链接的短信,链接页面仿冒正规电商,诱导用户输入账号密码、验证码,或直接下载恶意程序。

  客服“暖心”来电

  从“退款理赔”到“清空余额”的连环计

  典型话术:“您购买的化妆品检测出问题,需点击链接完成退款”“系统误扣您会员费,提供银行卡号帮您追回”。

  高危操作:违法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订单信息,冒充客服引导用户开启“屏幕共享”或输入验证码,实现远程盗刷。

  假红包雨

  “全民拆红包”背后的信息收割机

  套路解析:社交平台流传的“6·18全民拆红包”链接,实则要求用户填写“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完成“身份验证”,甚至诱导下载涉诈App。

  警方提示:此类诈骗行为在购物节期间时有发生,消费者需提高警惕,避免点击不明红包链接,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三层防护体系 从“被动防骗”到“主动免疫”

  第一层

  信息防火墙 掐断诈骗源头

  遇到这些风险场景,要做如下防护动作。

  短信链接:认准官方短信号,陌生链接用电商App内“扫码查券”功能验证。社交平台红包:只在电商App“活动中心”领取红包,不点击非官方链接。快递异常通知:拨打快递公司官方电话核实物流,拒绝任何“加好友理赔”要求。

  第二层

  操作安全锁 守住支付最后一道门

  三不原则:不向任何人透露短信验证码,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不脱离平台转账。实战技巧:将“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关闭,设置银行卡单日消费限额。

  第三层

  应急响应机制 被骗后黄金止损法

  立即冻结账户: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挂失银行卡,登录支付平台修改密码并冻结账户;保存证据链:截图诈骗短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记录对方账号/IP地址等信息;及时报案:若涉及电商平台,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拦截交易。

  

  

  6·18安全行动清单

  5分钟自查,避免90%风险

  下单前必做

  检查电商App是否为官方版本(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避免第三方链接安装)。

  对“价格低于5折”的商品,查看店铺资质(营业执照+用户评价截图存档)。

  支付中警惕

  付款时确认跳转页面域名。

  拒绝“扫码支付更优惠”(线下扫码可能跳转钓鱼页面)。

  收货后防护

  包裹拆封后用马克笔涂抹个人信息,避免直接丢弃。

  接到“商品质量问题”电话,先在App内联系商家客服核实,不添加私人社交账号。

  

  教你5招守护钱包

  不明链接、二维码、App坚决不点不扫不下,防诈骗开启。

  不透露验证码、卡号、手机号等,守好“钱袋子”。

  别贪“领取优惠券”等小便宜,骗子常用手段。

  丢快递盒前涂掉面单信息,防止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发链接、二维码和要信息的,通通不信不转账。

  

  6·18购物狂欢节本是一个享受优惠、购买心仪商品的好时机,但前提是要确保自己的网络安全和财产安全。希望这份指南能够帮助你在6·18期间避开各种陷阱,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让你能够安心、愉快地享受购物的乐趣。同时,也请将这份指南分享给你的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能够提高防范意识。

  综合公安部网安局公众号

  漫画 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