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教师被“倡议”买水?
警惕教育摊派新变种

日期:06-19
字号:
版面:第06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6月17日,有网民反映,湖北省巴东县教育局领导在工作会议上,要求每位老师购买数箱当地生产的神农溪矿泉水,以学校为单位,老师个人出钱。此举被指为强行摊派,引发热议。当天,巴东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大皖新闻记者称:“神农溪矿泉水是我们本土的一个品牌,出于支持本地产业发展考虑,领导在开会的时候柔性地倡议了一下,可能是部分校长在信息传达上出现了错误。”

  “柔性倡议”“传达错误”之说,显然难以服众。“领导柔性倡议,下面的敢刚性不听吗?”网友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在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巴东,这笔几百元的支出,对不少教师而言并非小数。

  梳理事件脉络可以了解到,县里召开矿泉水销售推进会,县委书记强调“全员营销”,教育局作为单位代表发言。随后,教育局领导在中考工作会议上“倡议”教师买水。很快,多名教师被要求自掏腰包购买数箱。这绝非简单的“传达错误”,而是“领导放话,层层加码”潜规则在运作。面对质疑,当地又表示费用由“学校福利费”支出,未扣教师工资。这更显荒谬,本应用于保障教师权益的福利费,竟成了行政摊派的“小金库”,实质是用公共资源为特定企业兜底。

  这种披着“支持本土”外衣的摊派,危害甚大。神农溪矿泉水定价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无异于剥夺教师选择权。更关键的是,它严重背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方向。依赖全县教师“包销”,只会掩盖产品真实的市场竞争力,助长企业惰性,保护落后产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初心无错,但方式方法至关重要。真正的地方品牌振兴,靠的是质量、定位和市场开拓。政府应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公共服务,而非越俎代庖当“推销员”,更不该将体制内人员当作消化产品的“后备军”。

  尤其讽刺的是,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明令禁止摊派与教学无关的任务。扶贫、维稳等硬性摊派刚被叫停,商业推销又以“柔性倡议”之名借壳重生。问责机制在此失灵。责任被轻松推给基层执行者,而领导“倡议”本身的合规性却无人深究。过往案例表明,类似摊派极易滋生腐败,严重透支政府公信力。教师被迫为消化地方矿泉水分心甚至承担经济压力,损害的不仅是教师权益和尊严,更是教育的纯粹性和信誉。

  一瓶矿泉水的风波,暴露出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摊派新变种。巴东县高呼“让神农溪走向全国”,却用行政摊派捆绑住教师的手脚。是时候甩掉这些强加于教育的非教学包袱了,让教师回归讲台,也让市场回归竞争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