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河东大王庄最初为旧俄租界东区,1924年成为特别三区。随着工厂、货栈、商号不断建立,常住人口逐渐增多,由于没有医院,居民看病十分困难。1927年,新民小学校长靳子屏、校董董焕之倡议成立医院,得到了特三区公署主任何果忠的支持。同年3月公立施医院成立,并由公署委派一名医官,每日赴院帮同诊治。医院设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花柳病科。施诊时间,上午9时至12时,除手术、注射各种针剂外,药费诊费概不收取。午后1时至3时,为特别号诊治时间,挂号收取5角。遇有急病,不能来院救治者,大夫可出诊,但除贫困者外,须酌收车费。
公立施医院成立后,特三区公署每月补助50元大洋,并号召慈善人士捐款。该医院依靠这些资金得以维持。到1930年底,每月治疗人数不下7000余号,“一般地方平民有病者,受惠殊多”。但是特三区公署补助费并不按时到位,导致医院董事四处筹资。公立施医院坚持二十多年,成为大王庄家喻户晓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