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菜市场里,枇杷总是最打眼的。金灿灿的果子堆在竹筐里,像一筐小小的太阳。卖枇杷的摊主很少吆喝,只是把剥开的果子摆在最上面,露出晶莹的果肉,甜香自然就招来了人。
枇杷的时令很短,前后不过二十来天。过了这个季节,再想吃,就得等明年。这种短暂的珍贵,让买枇杷的人格外认真,捏一捏,闻一闻,生怕错过最好的那一批。不像苹果、香蕉,一年四季都在货架上摆着,随时可得,反倒少了点期待。
小时候咳嗽,家里总会熬枇杷膏。祖母从菜场买回枇杷,剥皮去核,加冰糖慢炖,最后熬成浓稠的一小罐。那时候不懂,只觉得甜,现在想想,枇杷膏的甜里,还藏着一份耐心。现在的药店,枇杷露直接装在玻璃瓶里,拧开就能喝,方便是方便,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现代人越来越习惯“随时可得”。冬天能吃到西瓜,夏天能买到糖炒栗子,反季节的水果蔬菜塞满了超市的货架。我们得到了便利,却也模糊了季节的界限。枇杷不一样,它不肯妥协,只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出现,像一位守时的老朋友,每年五月准时赴约。
前阵子路过一家老式中药铺,看见柜台角落里摆着几瓶自制的枇杷膏,老板说是家里老人按古法熬的,量不多,就卖个情怀。我买了一瓶,味道竟和记忆里相差无几。老板笑着说:“现在谁还费这个功夫?都是买现成的。”我点点头,没告诉他,我买的不是枇杷膏,而是一点过去的温度。
枇杷的短暂,反倒更让人珍惜。人生里许多事也是这样,限时的才显得珍贵。青春只有几年,孩子的童年一晃就过,甚至某些人,一旦错过,就再难重逢。我们总以为时间还长,可实际上很多美好都是季节性的,过期不候。今年的枇杷又快下市了。经过菜场时,我特意多买了1公斤,分给邻居。她惊喜地说:“哎呀,这时候还能买到这么甜的枇杷!”我笑笑,没告诉她,过几天可能就没了。有些滋味,得抓紧尝,有些人情,得趁早送。
季节不会为谁停留,但好在,它总会再来。袁成
(摘自《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