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丹岭仙山典故多

日期:06-17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有些名山大川和风景区因民间传说而得名,如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等。至于那些云雾缭绕、人迹罕至的高山雪峰更能引发种种民俗故事或神话传说。

  神女峰,又名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为巫山十二峰之最。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名。相传巫山神女瑶姬居住在此处。历代文人屈原、宋玉、李白、刘禹锡、元稹、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或到巫山或以此为典,留下诗词歌赋不下千首。

  公元前126年,司马迁游历庐山,后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这是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庐山”地名。庐山名称究竟是怎样来的?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种传说,早在周朝时,有个名叫匡俗的人,在庐山学道求仙。周天子获悉了他的事迹,屡次请他出山相助,而匡俗却潜入深山,逃避不去。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了,传为成仙而去。人们便称匡俗所住的地方为“神仙之庐”,故名“庐山”。另一种传说,也是周朝时,有位叫方辅的人,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白驴入山炼丹,二人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去庐存”,因称之为“庐山”。第三种传说,仍是匡俗故事,但时间、情节皆不同。时在汉初,匡俗之父、东野王曾在辅佐刘邦平定天下时不幸逝世。朝廷为表彰东野王的功绩,便封其子匡俗于部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酷爱道术,弃官入山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学道求仙的山,便被后人称为庐山。三种不同说法,就形成词汇学术语:流俗词源。

  山东蓬莱以传说中的蓬莱神山得名。据《史记·封禅书》:“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在渤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药存焉。”秦始皇曾派方士带童男童女寻找三神山,找了多年毫无结果。即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开头所言:“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其实,“三神山”是海上浮现的一种幻象。对于这个虚无缥缈的存在,方士兜售奇谈怪论却能得逞,而精明过人的秦皇汉武竟然信以为真,岂非咄咄怪事?原来,渤海之上常因雾气弥漫和日光折射的交互作用而出现城郭、宫殿、街市等幻景,即所谓的海市蜃楼。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位于长江三峡北岸,系大巴山余脉。这里山高林密,被称为“华中屋脊”。传说远古时代,神农氏在此遍尝百草,采药治病,但由于山势高峻、峭壁林立,即使神通广大的神农氏也不得不搭架攀爬,故得名“神农架”。

  安徽黄山,相传黄帝曾采药炼丹于此,故名。山东安丘西南有采药山,山顶有玉皇庙和老子庙遗迹。相传道家创始人老子曾到此山采药,故名。太湖与秦淮河流域之间的茅山,相传西汉昭帝五年,陕西有茅氏三兄弟,弃官游历到此修炼,采药为穷人治病,方圆百里敬仰如神,后人在此筑寺祭祀,遂名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