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史记》记载,老子为周代史官,构建了独特的道论,形成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被后世奉为道祖——这是历史上的老子。老子的理论在汉代形成兼具政治理想和修身治身之说的黄老学说,并在朝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于是黄老学说又具备了宗教功能。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对老子的神化。这个神化的化身便是太上老君。
哲学家老子演化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则是神格化了的老子。东晋《抱朴子内篇·杂应》载:“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
体现在中国地名上,以“老君山”为名的山峰就有多处。
河南老君山,坐落于河南省西部、滦川县城东南的伊河南侧,为西峡、滦川两县的界山。世传老子讲经修炼于此,故名。其为伏牛山的主峰,山顶有一座古庙,原有老子骑青牛的铜像。
湖北老君山,坐落在湖北省西部神农架主峰的东北。传说古时太上老君常在此炼丹,故名。每当冬季,山顶皆为冰雪覆盖,山腰常云雾缭绕,恰如银须白发的老君仙翁端坐于云雾气之中。
四川老君山,古名青孤山,坐落在四川省屏山县中部,属于小凉山支脉。山上原有一座老君庙,修建于明万历年间。
云南马关老君山,位于云南省南部,在马关和麻栗坡两县境内,为乌蒙山系的六诏山余脉。以主峰顶曾建有老君庙而得名。另一座云南老君山,又称喇均山、罗均山,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南,与剑川县交界处,属于云岭山脉的高峰之一。传说老子曾炼丹于此,故名。
此外,还有山西老君洞山,位于原平县城西北、黑水村南。因山顶有老君洞庙而得名。福建老君岩,在泉州市北郊,为清源山右峰,位于羽仙岩罗山、武山之下。宋代在罗山有北斗殿,武山有真君观,中有元元洞,为道教庙观集中之地。古老的建筑早已不存,现存露天的太上老君塑像一尊,整个石像衣褶分明,线条刀法柔而有力,为宋代道教石刻佳作。
现存以“老君”为名的乡镇也有多处,包括河南老君庙镇、甘肃老君庙镇、陕西老君殿镇,皆因境内建有“老君庙”或“老君殿”而得名。
星期文库
人物地名例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