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汤显祖之“不往”

日期:06-16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牡丹亭》作者、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天资聪颖,年少时即崭露头角,闻名一时。隆庆四年(1570),21岁的汤显祖中举。据《明史·汤显祖传》记载,“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

  当时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想让自己的儿子中进士,便网罗天下名士来为儿子造势。他听说汤显祖与沈懋学的名声后,便派儿子们去邀请两人。汤显祖谢绝了,没有去,沈懋学去了。后来,沈懋学与张居正的儿子张嗣修一同进士及第。

  “弗往”就是不往,没去。汤显祖不止一次拒绝过张居正的招揽。明代官员邹迪光在《临川汤先生传》中说:“丁丑会试,江陵公(即张居正)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张居正派亲信以会试甲榜利诱汤显祖,但汤显祖拒绝接受。他说:“我岂敢像未嫁女子失贞一样,轻易舍弃自己的操守!”在汤显祖看来,做盗名欺世、弄虚作假之类的事,如同“处女子失身”一样。

  这种耿介直率的性格使得汤显祖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才中了进士。那时候,张居正已经去世。而当时先后继任宰相的是蒲州人张四维、苏州人申时行,二人任宰相时都想将汤显祖招入幕府,而汤显祖径直拒绝,就像他当年拒绝张居正那样。

  意气豪迈的汤显祖与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要好。后来这三人都有建树,地位显赫,而汤显祖屡屡受挫,终生穷愁潦倒。李三才监管淮河漕运时,派人送信来接汤显祖去任职,汤显祖也是辞谢不去。

  因为一再“不往”,原本博学多识的汤显祖最终弃官归里,潜心文艺。汤显祖所有的仕途不顺和人生失意,皆缘于这“不往”二字。“不往”的实质是不逢迎、不依附、不苟且、不恣肆,超逸绝尘,独善其身。“不往”,形成了世俗利益的谷底,也造就了品行人格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