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服饰博主的印象还停留在竖屏、DJ舞曲、快速换衣并进行搭配讲解等“老一套”,那么是时候了解一些“新风格”了。近期,在网上走红的服饰博主,已经不再是美女帅哥,而是服装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分享的内容恰恰是很多消费者的知识盲区——面料成分、配饰成分乃至原产地分布。和因为科普食品成分而走红的食品博主、因为科普化妆品成分而走红的美妆博主一样,服饰博主迈向了主打成分科普的新赛道。
怎样挑选风衣、羽绒服?如何看懂服装的领标、水洗标和吊牌?液氮棉、丝光棉、精梳棉、纯化纤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些直击消费者“痛点”的问题,正是服饰成分科普内容广受欢迎的原因。网友们热捧这些科普内容,希望从中学到实用的知识,能够为现实生活中的服装选购、养护提供可靠的标准。
不过,服饰成分科普博主走红后,也免不了要踏上带货之路。一些博主先前讲的是面料成分,后来就要讲“如何穿出高级感”“买得贵不如‘显得贵’”等直接对标服饰单品的营销内容了。从表面上看,这些博主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对服饰商品进行品质化筛选,甚至建立起一套标准体系,确保其忠实粉丝们挑选到合乎心意、具有品质感的服饰商品;可从目前服饰成分科普博主群体的整体表现来看,真正能“把持”住“初心”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博主一旦迈入带货领域,就成了商家的代言人。无论是另有苦衷的“戴着镣铐起舞”,还是在金钱攻势下“与狼共舞”,博主所推介的商品往往并不符合其过往内容所推崇的品质感,有时候就连面料品类和穿着感受都与科普内容截然不同,让网友纷纷感到迷惑。
成分科普内容,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专业、求真、务实。包括服饰博主在内的成分科普博主群体,一旦失去真诚态度,那么其早前的内容作品往往会被网友视为不可信赖,甚至被指责为打着谈“成分”的幌子危言耸听、制造话题、疯狂引流。在服饰成分安全备受重视,网购服装退货率问题引发关注的当下,互联网的成分科普赛道,也应该再多一些真诚、专业的发声者,为网友答疑解惑,帮助消费者树立对服饰产品和市场标准的信心。假如个人博主普遍商业化,做不到客观中立,那么第三方机构、质检部门和专业院校理应填补这一热门内容领域的空白,成为网友最期待、最信赖、最想要看到、最热衷追随的“成分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