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小石头记

日期:06-14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方灵壁石小山子,山形漂亮,颇有韵味,我一直将其放在电脑旁边,每每对着电脑看写累了,目光转过来落在这小山子上,看看很是舒服。我们扬州无山,隔江而望的镇江却有山,昔人有诗嘲之,“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这枚灵壁小山,却不厌俗,肯来扬州,我日日于案头对之,或可淘汰些胸中俗情身上俗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也不至于太讨厌吧。

  淘得一枚风凌石,像一只很倔的小驴子,整个身子向前倾着顶着,像是在抵抗着什么东西,我为之取名“驴脾气”。我辈亦如驴子般卑微,却也有驴子般的倔强,若没有这一点倔强,连卑微就都不配,只是个卑贱。

  网上竞拍到一枚哈密彩泥石,像京剧脸谱的美猴王,漂亮极了,可称珍品。拍得此石,很是得意,但价颇高,准备喝几个月粥。

  奇石展上,一枚戈壁石像人的脚,五个脚趾都有,被评为金奖。我也很喜欢玩象形石,我的理解是,象形石之像,要神似大于形似,抽象大于具象,写意大于写实,要有美感,有趣味,有意境,如此才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个奇石展上,还有两方象形石,一方像关公,一方像猪八戒,关公配了大刀,猪八戒配了钉耙,两方石头也都得了金奖。一味求形似,还要配道具,这样的赏石审美水平,不敢恭维。

  给小石头起名,也是一乐。一枚戈壁石,大体呈长方形,石体黄色,其中蜿蜿蜒蜒杂夹着白色玉化部分,很是好看,我为之取名“金玉缘”。人家赏石的雅士大概要说,又是金,又是玉,这名太俗。我以为不然。若是真的金子包着真的玉,说是“金玉缘”的确太俗了。但不是金不是玉的此石,偏以“金玉缘”名之,以形容其黄与白的俏色,何其形象和有趣,大俗正是大雅。

  一方灵壁卧山,坡脚处有一小块老残。石头是网上淘的,当时只是看图片,看不清这老残,卖石头的老板也没有说明。收到石头,我没有退货。玩石头我不嫌弃老残,反而看那残缺处,更有沧桑之感,更有侘寂之美。

  家里有一方宣石,形似远山,黑色的石体上覆着几处白石英,我名之“春山残雪”。比之灵壁石太湖石戈壁石,宣石比较清雅,属于小众奇石,玩的人不那么多。但扬州人即便不玩石头的,也都知道宣石,个园以四季假山最为闻名,那冬山就是由白色宣石堆叠而成,而《红楼梦》中的扬州姑娘黛玉,她大观园的房中就也供着一块宣石。

  放翁诗云,“石不能言最可人”。石若能言,也像人叽哩哇啦的,一定没那么可爱了。人之讨厌,大概叽哩哇啦最讨厌。

  奇石最奇处,是世上没有相同的两块石头,你案头的那一块,就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一块。这多有意思。如今到外面去,很难看到独一无二的人,特立独行的人,与众不同的人,一个个都是随波逐流,如社会流水线流出来的产品,千人一面。还不如在家看看石头,一石一面目,一石一神韵。

  喜欢石头很多年,淘得过几枚可称珍品的小石头,很是得意。也有一些有趣有意思的石头,遇到了,又错过了,想起来又每觉怅然。但谁又没有错过一些什么,错过了,又能如何?错过也是人生啊。

  有人拜石为师,有人以石为友,有人呼石为兄。陋室之中,与石相对,我则每每是如与自己相见,寂寞,平静,欢喜。

  曾请北京朴宏熙先生画过一幅“米颠拜石”,如今就挂在客厅里。朴先生快八十岁了,是溥心畲再传弟子。画上有题字,“瘦茶庵主人爱石,嘱余写米颠拜石,因摹钱塘蔡岚先生人物,复貌苏州留园冠云峰,合于一图,不知得米老颠态否,也博瘦茶庵主人粲”。有这样一幅画挂在家里,真可与一屋子的小石头相映成趣了。米芾拜石,人笑米颠。我笑笑米颠之人,不能颠,不肯颠,不敢颠。世人太正常,也就太无味。米颠颠,反而更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