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弄懂这几个重点题目”“期末每科都要考到95分以上”……当家长提出这样那样学习要求的时候,有的孩子就会皱紧眉头,嚷嚷着“太难了”“做不到”,根本不去想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面对孩子的畏难情绪,家长一时也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讲述:孩子遇到难题不动脑,真急人!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小齐每天仍是不紧不慢地翻翻书,除了完成学校作业,只做几道基础的课外题就算是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为此小齐的妈妈李女士着急得不行,觉得女儿在学习上太不上进,对自己没有要求。
李女士说,孩子马上就要上中学了,这次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我一直鼓励她积极面对。但是这孩子听不进劝,仍然是懒洋洋、慢吞吞的样子,平时只学基础知识,到了期末也不给自己“上难度”。平时的错题没有做总结,让她再做一遍,她会说“这道题我不会”“这些知识点太难了,我没学明白”。如果我再催促几次,她就会委屈地喊“我就是学不会”。其实有的题目稍微动动脑筋就能琢磨明白,但她看两眼就直接放弃,等着我直接告诉她答案,或者用软件查答案。孩子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面对中学的学习压力呢?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心里既焦躁、又焦虑。
建议:关注学习态度,看淡考试分数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南开区中营小学正高级教师王振刚说,孩子遇到问题就退缩,缺少拼搏精神的问题,确实会让家长抓狂,认为孩子的畏难情绪不但会影响学业,从长远看更会影响未来发展。面对孩子这种让人担忧的情况,家长不要一味跟孩子讲道理或者催促,而要放平心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上。
王振刚老师建议,首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对平时的错题进行复盘,一起分析哪些题目是完全不会、没有思路的,哪些题目是概念不清、一知半解的。之后家长要鼓励孩子带着知识疑点询问老师,从错题中找到规律性的方法,经过反复思考和重复练习,重新掌握这些知识点。经过几轮的“破题之旅”,孩子会对学习重拾信心。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对待学习要保持热情,注重学习体验的过程。鼓励孩子为完成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全力以赴的精神。家长在陪伴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要有耐心、有帮扶,同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表扬。最后,家长要看淡孩子的考试成绩,这样孩子会更加投入地对待学习过程,而不会为所谓“提高成绩”走偏。
文 贾林娜